木心谈木心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木心 文学 文学回忆录 陈丹青 随笔 中国文学 艺术 中国
发表于2025-05-20
木心谈木心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酸。
评分陈丹青没有多少文化的,但是他聪明,话语间和你打着语锋,坦诚,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还有你对他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一切可能是陈老师历经了风雨学会的聪明,可能是从老师木心那里学来的灵光,这本书叫“文学回忆录 遗补”或者叫“木心自己谈自己”都不对,应该说叫“木心说话之道”更确切……
评分概括读后所得:从艺总原则——“嫉俗如仇”。俗,常见无新意的意思。写作三注意:1.别太老实,懂得虚构。2.勿出大声,声音要轻。3.不要写死,松弛为宜。另,再附上一条哈代的创作金律——“多记印象,少谈主见”。
评分其实挺不喜欢那篇分析自己访谈的文章的,流于卖弄
评分看哥伦比亚的倒影再看木心评价自己,也是没多大意思,不要试图将它看做书本,这只是连私房话都不如的自我诠释的脚本。我希望出版社别再出这种沽名钓誉的东西了
木心(1927—2011),原籍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在“文革”囚禁期间,用白纸画了钢琴的琴键,无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陈丹青说,“他挚爱文学到了罪孽的地步,一如他罪孽般与世隔绝”。著有《哥伦比亚的倒影》、《素履之往》、《即兴判断》、《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我纷纷的情欲》、《西班牙三棵树》、《鱼丽之宴》、《巴珑》、《伪所罗门书》、《诗经演》、《爱默生家的恶客》、《云雀叫了一整天》等书,逝世后另有“世界文学史讲座”整理成书《文学回忆录》,及作为《文学回忆录》补遗的《木心谈木心》。
木心说:“贝(聿铭)先生一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对的;我一生的各个阶段,全是错的。”这不是反讽,而是实话,因为实话,尤甚于反讽——五十年代末,他躲在家偷学意识流写作;六十年代“文革”前夕,他与人彻夜谈论叶慈、艾略特、斯宾格勒、普鲁斯特、阿赫玛托娃;七十年代他被单独囚禁时,偷偷书写文学手稿,令人惊怵不已;八十年代末,他年逾花甲,生存焦虑远甚于流落异国的壮年人,可他讲了五年文学课……《文学回忆录》这本书,布满木心始终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数家珍的文学圣家族,完全不知道怎样持久地影响了这个人。木心说,“我讲世界文学史,其实是我的文学的回忆”。
陈丹青,1953年生,原籍上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最完整记录1989—1994年纽约“世界文学史讲座”的听课学生,以木心为“师尊”。木心说,“最好的学生,是激起老师灵感的学生。丹青是激起我灵感的朋友”,又说,“霍拉旭答应了,天才死了,天才的朋友为天才作证,甚至可以说,艺术家是通过朋友的手才把礼物赠给世界的”。绘画之外,著有《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草草集》、《纽约琐记》、《外国音乐在外国》、《无知的游历》、《谈话的泥沼》、《笑谈大先生》等书。
在历时五年的“世界文学史”课程中,木心曾应听课生再三恳请,于1993 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课的半数时间,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写作。其全部内容,包含在陈丹青的原始笔记中。2013年初,依据这五本听课笔记,《文学回忆录》出版了。出于当时的顾虑,陈丹青没有收入九堂课的相关内容。近经商酌,为读者考虑,仍以他的笔记为依据,编成《木心谈木心》一书,是为《文学回忆录》补遗。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返回八十年代,这份“课业”并不是听讲世界文学史,而是众人撺掇木心聊他自己的文章——这是先要向读者告白的实情。1993年,文学史讲席进入第四个年头,话题渐入所谓现代文学。其时众人与老师混得忒熟了,不知怎样一来,旧话重提,我们又要他谈谈自己的写作、自己的文章。3月间,木心终于同意了,拟定前半堂课仍讲现代文学,后半堂课,则由大家任选一篇他的作品,听他夫子自道。查阅笔记,头一回讲述是3月7日,末一回是9月11日,共九讲。之后,木心继续全时谈论现代文学,直到1994年元月的最后一课。
木心极郑重地说,“当没有人理解你时,你自己不要出来讲。”陈丹青说,什么叫做“私房话”呢,这就是私房话。全本《文学回忆录》的真价值,即在“私房”。他谈到那么多古今妙人,倒将自己讲了出来,而逐句谈论自家的作品(《木心谈木心》),却是在言说何谓文学、何谓文章、何谓用字与用词。这可是高难度动作啊,爱书写的人,哪里找这等真货?眼下,隐然而欠雏形的木心研究,似在萌动。《木心谈木心》面世,应是大可寻味的文本,赏鉴木心而有待申说的作者,会留意他所谓“精灵”的自况,所谓“步虚”的自供吗——承老头子看得起我们,提前交了底,以世故论,诚哉所言非人:这是文学法庭再严厉的拷问也难求得的自白啊。
其实是:谈谈《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这本书啦,故意舍掉了书名号,搞一点文字游戏,也正是木心在这本书里体现出的调皮。 这本书啊,《木心谈木心》不推荐给所有人,就像《文学回忆录》本身也不能推荐给所有人。因为那只是木心的文学观,并不是文学史,本身只是讲给...
评分问题与答案——评《木心谈木心》 初识木心先生缘起于画,书屋中偶遇随手一翻,就站在书柜旁站立着翻看完了一整本画册。对于木心先生,最初印象便是画家,那本画集我看的认真,不是每一幅画都懂,也遗憾只能在这么小的篇幅上观看,好似施展不开的焦急。后来惊觉那么爱的一首...
评分陈丹青的后记依然啰嗦,当然依然得体。 喜欢木心先生的人自然喜欢,认同陈丹青的自然认同,说太多并没有什么用。 最开始会去测度,如果了解到陈丹青撇下他的意愿不管,“擅自”出版文学回忆录,木心会嗔怒怪罪,还是一笑置之。现在想来实在可笑,陈丹青与木心相与交游二十余载...
评分(刊于《安庆晚报》2015年9月7日) 文/俞耕耘 当口腹之欲不满于餐厅菜谱时,私房菜出现了;当探求之心超出作品文本时,私房话出版了。《文学回忆录》重视“口述”这种“潜文本”存在,以笔录进行“赋形”,使私语成为作品。《木心谈木心》在三年后脱离“母体”作为补遗出版,...
评分这样拆解自己的作品,确实就像他自己说的,是与同学熟识后的私房话,用来指导写作。把文字段落都老老实实的揭开,就像掀魔术的底,剩下的只有术,没有了魔力。肖邦来弹奏自己的作品并不会告诉你这里为何重,那里需要留余音多久,一切那么流畅。写作的虚实讲出来是掏给学生,我...
木心谈木心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