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群岛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索尔仁尼琴 外国文学 俄罗斯文学 俄国文学 苏联 小说 近需 纪实
发表于2025-04-14
古拉格群岛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文字的意义就在于留下历史留下那些可能会有意被遗忘的经历。古拉格是历史的恶,永远值得我们去反思。不过,本书阅读体验一般,政治意义远大于文学成就。
评分文字的意义就在于留下历史留下那些可能会有意被遗忘的经历。古拉格是历史的恶,永远值得我们去反思。不过,本书阅读体验一般,政治意义远大于文学成就。
评分被教導記住法西斯的種種罪行,比如奧斯維辛,南京大屠殺,那麼夾邊溝,十年浩劫,古拉格群島等等這些罪惡為何被淡忘甚至刻意隱瞞直至抹除!歷史會有公道的,獨裁者們,等待你們的只有遺臭萬年!
评分被教導記住法西斯的種種罪行,比如奧斯維辛,南京大屠殺,那麼夾邊溝,十年浩劫,古拉格群島等等這些罪惡為何被淡忘甚至刻意隱瞞直至抹除!歷史會有公道的,獨裁者們,等待你們的只有遺臭萬年!
评分意义>文本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1918—2008):
1918年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应征入伍,曾任大尉炮兵连长,两次立功受奖。
1962年11月,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处女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新世界》杂志上刊出。1968年完成长篇小说《第一圈》及《癌症楼》,在西欧发表。1969年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3年12月,在巴黎出版了《古拉格群岛》。1974年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他的苏联国籍,把他驱逐出境。
1989年,苏联作协书记处接受《新世界》杂志社和苏联作家出版社的倡议,撤销作协书记处于1969年11月5日批准的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苏联作协的“不公正的、与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相抵触的决定”。1994年,应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邀请,回到了俄罗斯。2007年,接受了普京亲自颁发的国家级奖章。
2008年8月3日深夜,索尔仁尼琴由于心力衰竭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9岁。
这是一部如今已享誉世界的名著,自1973年出版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想读却读不到它。
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从1918年到1956年,那些分散在苏联广袤大地上的各个劳改营像“群岛”一般构成了这个国家的“第二领土”。
本书以“群岛居民”的苦难经历为线索,同时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充分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驾驭写作的才华。书中既有激昂的控诉、愤怒的呐喊,也有尖锐的嘲讽、深切的诉说,是一部深刻理解苏联政治体制的重要的参考著作。
索尔仁尼琴死了,豆瓣的文青们都在哀悼,大有点兔死狐悲的味道。 提到索尔仁尼琴,必然要提到古拉格。虽然诺贝尔奖在前,古拉格在后,却是他最重要最著名的作品。诚然,古拉格是对苏联劳改营的揭露,进而是对极权主义的控诉,然究其根源,不如说是体制对人性的异化。 劳改营...
评分案头一直摞放着三卷本的《古拉格群岛》,两年来时断时续读了又读。断,是由于文字过于沉重而深刻,心灵难以一次性承载过多的负荷,不得不浮上水面深呼吸,才能蓄足气力再次下潜。而每一次下潜都在内心的最深处积蓄力量,这种力量叫做良知。力量的源泉,来自于“俄罗斯的良心”...
评分在随意浏览网页的时候,在一片大好不是小好的消息当中,有一条不太显眼的标题:89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逝世。2008年8月3日,是这个大胡子老人在人间最后的日子。从照片上看,索尔仁尼琴消瘦,留了一部先知式的胡须,和我的想象类似。 他的《古拉格群岛》仍然躺在我...
评分索尔仁尼琴死了,豆瓣的文青们都在哀悼,大有点兔死狐悲的味道。 提到索尔仁尼琴,必然要提到古拉格。虽然诺贝尔奖在前,古拉格在后,却是他最重要最著名的作品。诚然,古拉格是对苏联劳改营的揭露,进而是对极权主义的控诉,然究其根源,不如说是体制对人性的异化。 劳改营...
评分案头一直摞放着三卷本的《古拉格群岛》,两年来时断时续读了又读。断,是由于文字过于沉重而深刻,心灵难以一次性承载过多的负荷,不得不浮上水面深呼吸,才能蓄足气力再次下潜。而每一次下潜都在内心的最深处积蓄力量,这种力量叫做良知。力量的源泉,来自于“俄罗斯的良心”...
古拉格群岛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