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国家银行体系非常容易发生危机,而有的国家非常稳定?比如美国自1840年以来银行体系发生了12次危机,而加拿大却从未发生过危机;墨西哥和巴西等国家的银行体系,不仅危机频发,而且向居民和其他部门提供的贷款也极少。《人为制造的脆弱性(银行业危机和信贷稀缺的政治根源)》通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国政治和银行史的分析认为,银行业危机和信贷稀缺并非由非预见的偶发事件造成。相反,这些波动源自政客、银行家、银行股东、存款人以及纳税人之间的博弈。而银行体系能不能稳定,取决于制衡这些参与者的政治制度。因此,银行监管必须考虑政治因素。作者查尔斯·凯罗米里斯、史蒂芬·哈伯通过将政治史和经济学结合起来分析政客、银行家以及其他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深入分析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到底源自何处,为我们了解金融系统的运行机制,减少金融危机,促进金融稳定提供了极为有益且独特的视角。
缘起: 这本书是“比较”丛书之一,《比较》是吴敬琏先生主编的一本杂志,我去年屯了15年到现在的所有期刊,正在阅读,杂志的质量很高,所以对译丛的书也很关注。上一本读完的《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给了我很高的阅读体验,但是接下来的《掠夺之手》、《债务与魔鬼》并未...
评分缘起: 这本书是“比较”丛书之一,《比较》是吴敬琏先生主编的一本杂志,我去年屯了15年到现在的所有期刊,正在阅读,杂志的质量很高,所以对译丛的书也很关注。上一本读完的《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给了我很高的阅读体验,但是接下来的《掠夺之手》、《债务与魔鬼》并未...
评分缘起: 这本书是“比较”丛书之一,《比较》是吴敬琏先生主编的一本杂志,我去年屯了15年到现在的所有期刊,正在阅读,杂志的质量很高,所以对译丛的书也很关注。上一本读完的《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给了我很高的阅读体验,但是接下来的《掠夺之手》、《债务与魔鬼》并未...
评分缘起: 这本书是“比较”丛书之一,《比较》是吴敬琏先生主编的一本杂志,我去年屯了15年到现在的所有期刊,正在阅读,杂志的质量很高,所以对译丛的书也很关注。上一本读完的《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给了我很高的阅读体验,但是接下来的《掠夺之手》、《债务与魔鬼》并未...
评分缘起: 这本书是“比较”丛书之一,《比较》是吴敬琏先生主编的一本杂志,我去年屯了15年到现在的所有期刊,正在阅读,杂志的质量很高,所以对译丛的书也很关注。上一本读完的《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给了我很高的阅读体验,但是接下来的《掠夺之手》、《债务与魔鬼》并未...
一本经济史读物。里面非常详尽的介绍了各国银行业的起源与发展,以及金融行业和当地政治的相生相依的关系。
评分经济分析不考虑二阶或更高阶的博弈因素,不但不完整,有些情况下还会犯致命的错误,很高兴看到一本从这个角度做的研究。不过对于政府的作用,我怀疑它的解读流于表面。
评分2019阅读最佳之一,提纲挈领,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评分《金融之王》的作者利雅卡特·艾哈迈德对本书赞誉有加:“如果你正在寻找几个世纪以来银行业发展的丰富史料以及政治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本书所做的研究无出其右者,不愧为经典之作。”
评分(1)银行体系是不同历史环境以及政治制度下银行交易博弈的产物,决定了各国银行危机发生的不同可能性。拥有稳定的银行体系且信贷资金宽裕的国家,通常具有稳定且能限制银行家与民粹主义者结盟寻租的民主政治体系(p.366)。(2)本书结合英、美、加、墨西哥、巴西等国家银行业变迁史,来论证其根源在于政治。政府利用银行诸项特许经营权利为交换筹码,诱迫银行业信贷投放充当政治利益导向的工具,如为政府融资、为利益结盟方(内部人、激进团体、投票权多数派)过度发放不计风险贷款。(3)银行体系稳定性,其实在于由不受政治干预扭曲的市场竞争机制主导。政治力量对银行体系的深刻影响,反而阻碍了银行体系的健康运行。不过,作者还是相信民主政治体系,并且认为“银行也离不开政府在建立有效银行体系中的核心和必要作用”(p.39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