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回忆录 山居杂忆 散文随笔 高诵芬 旧去的时光 口述史 历史 中国
发表于2025-02-23
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评分叶师妹推荐推荐时说宜过年读,我在年初一读完了。过瘾,使我这样有杭州情节的人读到杭州大户人家的居住,习俗,尤其是节令食物,经常读到饿。他们被抄家时我又感慨人性之恶,古今中外都一样。 人家财产累积过程是合法的,我不觉得富人或他们享受高品质生活有什么罪。
评分买买买买!去他的孔夫子天价!哈哈哈哈!
评分那些有名无名的人,就这样在历史的洪流翻滚下,于高诵芬的回忆中永留。
评分五天内读完,16年第一本书,也是十分好看耐看的书。听高诵芬讲自己的家族,人情,冷暖,往来,说杭州的风俗,风物,风景。抗战,新中国,文革时期的遭遇。以及后来定居澳洲的淡然平和。确实是扬清激浊,曲尽其致。文革和房改应该是让老人决定出国的原因。
高诵芬(1918-2005),女,浙江杭州人。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南宋武烈王高琼后代。自幼在家延师授读。年十八,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同乡的徐定戡。相夫教子,克尽厥职。一九九四年一月,夫妇定居于澳大利亚始写作回忆文字。其中与其子徐家祯合著之《山居杂忆》三十余万言。
徐家祯(1942—),上海人,祖籍杭州;语言学家、散文作家;曾任教于澳大利亚南澳洲阿得莱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他1990年任澳洲华文作家协会首届理事会理事,并历任该会副秘书长等职;1993年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历届理事至2003年;1999年,汕头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对他有专篇评述;他的散文文风质朴、清新,文句通顺、流畅,描写细腻、逼真,议论大胆而有新意;善写生活琐事。
▻ 编辑推荐 ◅
►一个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 。
►初版绝迹十年后再度重磅面世 。
►新增100余幅珍贵老照片,3万余字注疏,惊现百年生活场景 。
►寻找逝去中国的独家记忆,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一部“现代《红楼梦》”、 另类《巨流河 》 。
►作者高诵芬出身 名门 ,受过传统教育,历经民国初年,抗战搬迁,建国,“文革”抄家,改革开放,最后移民澳洲,一个世纪的往事在这位大家闺秀笔下如过眼云烟,写就了人生悲凉和慨叹。温婉如水的文字在这位大家闺秀记忆中浸透心扉,令人彻夜心宁。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记录的是以一个江南家族为中心、从清朝末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开始这一百年的中国社会变革史。高诵芬从“抗战逃难”到“文革抄家”等,无不扬清激浊,曲尽其致,以其特定的年代和经历,写就了这段历史,成为杭州乃至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这本书也成为了解和观察那个时代、那座城市、那个阶层的独特视角。时代变迁,繁华落尽,物是人非,当晚挑灯夜读至凌晨,掩卷叹服。这样的文字,只有饱经阅历后的静心才能得到。日子是流水,老人用心境洞穿了她,清澈如许。
因为偶然看到友邻标记了《山居杂忆》的想读,才又想起这本一年之前读过的书。 并不是多么热门的书,甚至也没什么宣传。当时纸质书也已经绝版,各处都买不到,最后在作者儿子本人的博客上看到,硬是抱着手机一篇篇翻完。至于当时为什么非要找这本书,也实在记不起来了,但是书是...
评分 评分 评分夜读高诵芬《山居杂忆》,读到黎戈写过的桂花糖,全家上下为了婚礼“三朝”的六色桂花糖整整准备了四年,后来经历抗战文革的兵荒马乱,儿女竟然从箱底翻出二十多年前母亲结婚时的桂花糖食,可想其中滋味。 准备嫁妆这件浩大的工程里面,桂花糖只是其中一小项,木器家具、床上...
评分看了一半,先记几句。 90多岁的老太太,年轻时候过得是上等人的生活,又经历了战乱和文化大革命,絮絮叨叨得讲述记忆里的生活,那些人那些事儿。老太太是见过大世面的,也是吃过苦的,时不时流露出来口气就是,现在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一种追忆古风...
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