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杂记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齐如山 随笔 北平 文化 民俗 晚清民国 北京 散文
发表于2025-04-14
北平杂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齐如山先生笔下的旧京掌故一向是好读的,本书三个部分其实以前在齐如山文集里都见到过,而且后两部分均非足本
评分齐先生这幅什么都是我北平最好的架势也是很有家乡自豪感了
评分掌故爱好者读来很开心。建议每个写清穿(不过现在不流行)了的都来读一读?
评分虽然很冷门,但真值得看看,里面记录了清末民初年代北京城的众生相,大到紫禁城和皇家,小到普通百姓习俗,都有着和历史上完全不一样的视角,篇幅短小,趣味横生,哪怕仅仅拿来涨姿势,也是一本很好的读物。
评分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齐如山(1875-1962),河北高阳人。在北京生活了50年,1949年到台湾,后以87岁高龄病逝于台北。他研究国剧,记录民俗虽多出于个人的兴趣,但皆有大成。
他是与王国维、吴梅并称的“戏曲三大家”。一生致力于国剧的研究,总结出中国戏曲的八字真言“无声不歌,无动不舞”。他对梅派艺术的形成并走向成熟功不可没,后人有“赏梅勿忘齐如山”之说。
他是20世纪中国民俗学领域的一位文化大家,写下了许多独具齐氏风格的“风土志”。他称自己的治学方法是“书本以外找东西”,并非终日在书斋里寻章摘句。他广交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朋友,勤敏好问,广询博访,以鲜活的语言记录下了丰富的人情物理、土俗民风。文笔平实自然,亲切有趣,自成一家。
他是颜李学派思想的实践者,务实励行,重视劳作。对农业、工业、商业,甚至化学等都有研究也有经验。虽出身于诗书世家,簪缨门第,但并不养尊处优,诸如做饭,种花,打扫院子,收拾屋子,样样都来。
他是中国受过完整、系统旧式教育的最后一代知识分子,纵观其一生,学者季剑青评论说:“大俗若雅、既旧且新的齐如山,恐怕也是不会再有的人物了。”
对故乡故土顾望不已,对故事故人思恋未了。暮年的齐如山细致地勾勒出一幅生动、温婉的古都风物长卷。他像是穿着长袍坐在四合院里,槐花香弥漫着,他一口京腔娓娓讲述着这个令他挚念如斯的城市的种种。古都的大气,民俗的朴厚,前清的逸闻……其言至浅,其情至深,不禁使人追忆着这座古都的前世今生,感慨系之,恍然如梦……
齐如山的小书总是值得看的。这个跟王国维、吴梅并称“戏曲三大家”,受过完整、系统的中国旧时教育的最后一代知识分子,笔下的文字有趣有识、冲淡有味。读他的小书,每回都让人感激,这位生于1875的老先生肯把见过、听过、想过的点滴一一记录。 北平这本也是一样。在北京生活...
评分【小书自有大情怀——读齐如山《北平杂记》】 近读齐如山先生的《北平杂记》,这果真是一本小书,小到几乎每篇文章齐先生都要强调“篇幅有限,不再赘述。”一方面确实空间受限,而更重要的是齐先生秉承了老北京学人的那股谦虚谨慎适可而止的神气,凡是翻阅典籍资料能查到的他绝...
评分【小书自有大情怀——读齐如山《北平杂记》】 近读齐如山先生的《北平杂记》,这果真是一本小书,小到几乎每篇文章齐先生都要强调“篇幅有限,不再赘述。”一方面确实空间受限,而更重要的是齐先生秉承了老北京学人的那股谦虚谨慎适可而止的神气,凡是翻阅典籍资料能查到的他绝...
评分齐如山的小书总是值得看的。这个跟王国维、吴梅并称“戏曲三大家”,受过完整、系统的中国旧时教育的最后一代知识分子,笔下的文字有趣有识、冲淡有味。读他的小书,每回都让人感激,这位生于1875的老先生肯把见过、听过、想过的点滴一一记录。 北平这本也是一样。在北京生活...
评分北平杂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