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忆往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程千帆 回忆录 学术史 古典文学 回憶錄 随笔 学术 传记&回忆&书信&日记&年谱&评传
发表于2025-01-27
桑榆忆往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程先生所谈治学之道并不局限于古代文学一家,各学科皆适用。老一辈学人的胸襟令人感佩!
评分第三部分书绅杂录最好看,朋友评议略显枯燥,“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翻译成W.C.威廉斯的话就是“no ideas but in things”吧
评分莫砺锋《程千帆古代文学研究述评》:程先生治学,强调要有“通识”。他主张研究文学史应着眼于通史,而不宜自我封闭于某一阶段。他认为研究古代文学应注意各种文体及其关系,而不宜局限于某一种样式。他还认为古代文学批评和古代文学这两类研究之间不应存在鸿沟,优秀的学者应该两者兼通。推而广之,他还主张文史哲相通,文学与艺术相通,古代与现代相通,东方与西方相通……程先生对古代文学的审美观照,就是从整体着眼的系统性把握。当代学术界似乎有两种倾向,其一是专攻具体的个案研究而缺乏宏通的全局观念,其二是专事宏观的论述而忽视具体的个案研究。程先生的研究可称兼具两者之长而避其短,因为他常常在全局通识的指导下从事个案研究,这个特点最显著地体现在他的一些专题论文中,《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评分莫砺锋《程千帆古代文学研究述评》:程先生治学,强调要有“通识”。他主张研究文学史应着眼于通史,而不宜自我封闭于某一阶段。他认为研究古代文学应注意各种文体及其关系,而不宜局限于某一种样式。他还认为古代文学批评和古代文学这两类研究之间不应存在鸿沟,优秀的学者应该两者兼通。推而广之,他还主张文史哲相通,文学与艺术相通,古代与现代相通,东方与西方相通……程先生对古代文学的审美观照,就是从整体着眼的系统性把握。当代学术界似乎有两种倾向,其一是专攻具体的个案研究而缺乏宏通的全局观念,其二是专事宏观的论述而忽视具体的个案研究。程先生的研究可称兼具两者之长而避其短,因为他常常在全局通识的指导下从事个案研究,这个特点最显著地体现在他的一些专题论文中,《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评分莫砺锋《程千帆古代文学研究述评》:程先生治学,强调要有“通识”。他主张研究文学史应着眼于通史,而不宜自我封闭于某一阶段。他认为研究古代文学应注意各种文体及其关系,而不宜局限于某一种样式。他还认为古代文学批评和古代文学这两类研究之间不应存在鸿沟,优秀的学者应该两者兼通。推而广之,他还主张文史哲相通,文学与艺术相通,古代与现代相通,东方与西方相通……程先生对古代文学的审美观照,就是从整体着眼的系统性把握。当代学术界似乎有两种倾向,其一是专攻具体的个案研究而缺乏宏通的全局观念,其二是专事宏观的论述而忽视具体的个案研究。程先生的研究可称兼具两者之长而避其短,因为他常常在全局通识的指导下从事个案研究,这个特点最显著地体现在他的一些专题论文中,《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程千帆(1913—2000),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史学家、教育家,主编《中华大典·文学典》《全清词》,个人著作有《程千帆全集》(十五卷)。
张伯伟,程千帆先生弟子,南京大学教授、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中国诗学和东亚汉籍。
《桑榆忆往》以程千帆先生晚年回忆录为主干,分为四部分: “劳生志略”,记录程千帆一生读书治学的不平坦经历;“音旨偶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黄侃、刘永济等大师宿儒,程千帆或从之问学,或与之共事,音容笑貌,录而为文,正可使后学“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书绅杂录”,程千帆晚年移砚南京,是生命中最辉煌的时期,既有等身著作次第问世,又言传身教了一批优秀弟子,学生们将其晚年口述治学经验辑录成帙,以飨学界;“友朋评议”,收录程千帆朋友、弟子对其学术成就的评议。内容丰富而深入浅出,不仅使后人得以瞻怀前贤风采,更是一本指点读书治学门径的参考书。
程千帆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许多老一辈学人一样,经历坎坷。程千帆在“反右”与“文革”时期遭受打击,在盛年耽搁很多做学问宝贵的时间,直到1978年,已经60多岁的高龄,又回归研究事业,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者,使文学的事业得以薪传。 ...
评分 评分桑榆忆往 “我这一辈子受到的挫折,现在回想起来,就是最好的做学问的时间被剥夺了……但我没有太多的愤怒、不平,我在想这个损失不是属于我个人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这个命运也是整个民族要负担的。”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不是那么容易被摧毁的。哪怕很软弱,但是又很坚...
评分桑榆忆往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