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帝制走向共和

从帝制走向共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天石,江苏东台人,1936年2月15日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及《中国哲学》编委、《百年潮》杂志主编、《世纪》杂志顾问、《炎黄春秋》特约编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杨天石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尤长于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和蒋介石的研究。著有《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等二十余种。其中《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被全国31家媒体共同推选为2008年十大好书,并获香港书奖;《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获2014年《作家文摘及香港《亚洲周刊》“十大图书奖”。

出版者:重庆出版社
作者:杨天石
出品人:
页数:5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CNY 6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909810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杨天石 
  • 辛亥革命 
  • 从帝制走向共和 
  • 中国近代史 
  • 戊戌变法 
  • 辛亥 
  • 康有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康有为因何否认曾密谋捕杀西太后?

戊戌变法是否败于袁世凯“告密”?

同盟会内部为何发生“倒孙”风潮?

辛亥革命时期各帝国主义对华政策有何内幕?

南京临时政府面临怎样的财政危机?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还是“平民知识分子”?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揭示辛亥革命前后一段时间中国政治、文化、人物的历史真相的著作。作品通过解读戊戌政变至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三十年间中国政治舞台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孙中山被迫卸任临时大总统与袁世凯上台背后的经济、政治原因;孙中山与章太炎、黄兴、廖仲恺等人的关系,孙中山对黄兴与康有为的关系的态度及导致的后果,等等,揭示了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期间许多鲜为人知、隐微不彰的史实。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从帝制走向共和》 1、1901年至1905年的拒俄运动前后持续四年。中间,因沙俄侵略形势的变化,斗争的焦点在不同时间里也有所变化,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01年反对沙俄迫订条约霸占奉天的斗争;1903年反对沙俄拖延撤兵的斗争;1903年至1905年反对沙俄重占奉天和在东北与日本...  

评分

从帝制走向共和,流血中的抉择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清王朝267年的统治,让“民主、民生、民权”观念第一次为苦难深重的华夏民族所亲睹。辛亥革命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理念,还是再一次掀开了奴役、...

评分

从帝制走向共和,流血中的抉择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清王朝267年的统治,让“民主、民生、民权”观念第一次为苦难深重的华夏民族所亲睹。辛亥革命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理念,还是再一次掀开了奴役、...

评分

从帝制走向共和,流血中的抉择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清王朝267年的统治,让“民主、民生、民权”观念第一次为苦难深重的华夏民族所亲睹。辛亥革命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理念,还是再一次掀开了奴役、...

评分

《从帝制走向共和》 1、1901年至1905年的拒俄运动前后持续四年。中间,因沙俄侵略形势的变化,斗争的焦点在不同时间里也有所变化,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01年反对沙俄迫订条约霸占奉天的斗争;1903年反对沙俄拖延撤兵的斗争;1903年至1905年反对沙俄重占奉天和在东北与日本...  

用户评价

评分

辛亥革命的确很伟大,但是辛亥革命不是你想象中的辛亥革命。

评分

真的严格意义上 这不算是作者各种讲演或者作品的合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结识了一些辛亥革命前后的。真相比如说两次倒孙热潮。但是不适合普通读者读,也不是一个通俗的读物。

评分

我觉得这种书才值得深度读,从了史料,史观才是难得的事情

评分

非常棒的书,好书~

评分

从帝制走向共和,让我们看清历史的走向和潮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