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男孩

幸運男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托馬斯•伯根索爾(Thomas Buergenthal),猶太人,1934年生於捷剋斯洛伐剋,著名國際法學者。“二戰”後,於1951年移居美國,他畢業於西弗吉尼亞州的貝瑟尼學院,又進入紐約大學法學院學習,並在哈佛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先後在美國得剋薩斯州大學法學院、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學院、埃莫裏大學法學院、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等校任法學教授,2000年至2010年,齣任海牙國際法院法官(美國籍法官),並兼任聯閤國、國際奧委會等多個國際組織的職務,為國際法研究院院士。

除本書外,還著有Law-Mak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with L. B. Sohn,),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in a Nutshell (with S.D. Murphy,中文版2005),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in a Nutshell (with D. Shelton and D. Stewart,中文版2010),Protecting Human Rights in the Americas (with D. Shelton)。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美]托馬斯伯根索爾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楊柳
出版時間:2016-2
價格:35.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5541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二戰 
  • 傳記 
  • 紀實 
  • 曆史 
  • 奧斯維辛 
  • 好書,值得一讀 
  • 迴憶錄 
  • 外國文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當托馬斯•伯根索爾被押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時,年僅十歲,此前他還經曆瞭凱爾采猶太人隔離區的艱難生活。他是在集中營長大的,並不知道還有其他的生活方式。這本寫於六十年後的迴憶錄,用孩子的口吻講述瞭他17歲以前的生活,在凱爾采、奧斯維辛失去親人、多次死裏逃生的遭遇,以及從集中營被解救齣來以後動蕩漂泊的經曆。

托馬斯•伯根索爾後來成為著名的國際法學者和大法官,本書中的早年經曆對他的人格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引導他走上維護人權和國際法的道路。書中樸實無華的講述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2007年德文版率先問世以來,已譯成近十種語言在許多國傢齣版,中文版是首次推齣。他的迴憶錄印證瞭,隻有通過大屠殺幸存者的眼睛,纔能完全瞭解大屠殺。畢竟,身曆其境,刻骨銘心。

========

托馬斯•伯根索爾並沒有呈現給你一個普通的悲慘故事。作為大屠殺的幸存者,他展示瞭在道德上成熟的過程。此書的意蘊值得我們深思。他本人的經曆就是非凡的傳奇,他隻是質樸地將其錶述齣來。

——《每日郵報》(Daily Mail)

你以為你已經全都知道瞭……但是這部書不同。清晰、樸實無華的文筆以及它所觸及到的永恒的道德問題,使得伯根索爾的自傳迅速成為愛不釋手的讀物。

——《書單》(Booklist)

奧斯維辛的幸存者已越來越少瞭,作者以孩提的視角迴憶死亡與等待的觸目經曆,時間凝滯在奧斯維辛,寓言歐洲猶太人有過的獨特性格,讓這本書彌足珍貴。

——王炎(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員,《奧斯維辛之後》作者)

一口氣看完。一本人人應該讀的好書。從躲過一次次大屠殺的那個十歲男孩、到國際法院大法官,講述瞭生動故事。以特殊視角,審視人類的極惡與至善。

——林達(作傢,《像自由一樣美麗》作者)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每一个人从集中营全身而退的人,多少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也许还有一部分他不想讲出或者努力遗忘的小片经历。作为一个曾专门去柏林达豪集中营(那是比起奥斯维辛集中营更温和一些的集中营)参观的人,很容易被这些叙述的细节触动。看起来很难有光依靠上天眷顾不倚赖他人而独立...  

評分

关于二战的故事很多,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也不少,尤其欧洲大陆的主战场离开不集中营这个名词。课本里面鼎鼎大名的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幸存者能融入正常生活,没有心理阴影的很少。有机会读托马斯·伯根索尔大法官的这本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回忆挺难得。因为了解战争...  

評分

去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各个国家都举行了形式不同的纪念活动,以牢记历史,不忘前车之鉴。虽然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浩劫已经过去许多年,但历史的伤痕依旧没有愈合,人间也非太平盛世,各处都时常发生局部冲突和纷争,反人类的罪行仍旧在上演,在大行其...  

評分

去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各个国家都举行了形式不同的纪念活动,以牢记历史,不忘前车之鉴。虽然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浩劫已经过去许多年,但历史的伤痕依旧没有愈合,人间也非太平盛世,各处都时常发生局部冲突和纷争,反人类的罪行仍旧在上演,在大行其...  

評分

很自然会拿来和《莎拉的礼物 母亲经历过的大屠杀岁月》和《在我们奥斯维辛》来比较,甚至是和粗俗不堪的《安妮日记》进行交叉比对,不得不说至少本书的作者在实力、地位和名气上要远远高于前面几位。回忆录的影响力暂且不提,就说里面一系列的“偶然”、“幸运”,推波助澜造就...  

用戶評價

评分

著名人權大法官晚年迴憶錄。45年1月從奧到薩無頂棚火車過捷剋大橋大量麵包如雨而下救瞭他們;父母都是猶太人,父波蘭地主齣身,移居柏林銀行高管,33年母來德邂逅生情;39年逃難到捷剋酒店被奪父當推銷員,母有急智駕照當護照,德軍官邊境發飆助入波;預言孩子幸運以後支撐母親找子;去英日是侵波日鐵軌被炸;波隔離區4年,44年8月入奧,逃過比剋瑙篩選,焚屍爐煙霧使草不長鳥絕跡,因人少不夠燒一次而被臨時安置在醫院得醫生保護未被列入死亡名單但父亡,偷喝幾口黨衛軍的牛奶鮮美無比一生記得,不去修道院跑過空地逃過兩次篩選登上火車由擠到空,到埃切二腳趾治凍傷,一夜間醫院無人被解放。隨波蘭軍隊去柏林,猶太孤兒院名人母親來信偷渡邊境見麵。傢教好德校嚴51年到美校自由,聯係到南森獲捐贈食品並訪挪威。外貌像德國人也許是因

评分

很慶幸最終讀到這本書。幾個月前看到它時,我還隻是“啊呀”呢(心裏想又一本集中營的書,雖然一直對此感興趣)。真正的機緣,還是因為無意中翻開放在明顯位置的納粹獵人,然後又發現納粹法醫口述。後一本被動機強烈地讀完後,終於注意到瞭這本。於是當晚就翻開瞭。我發現,我非常喜歡作者平和客觀不失尊嚴又樸素的敘述。在他的敘述中,一幅幅畫麵映在腦海中。我相信它們能更有助於我去理解這場人間悲劇,也更反思。而且,這些感受非常珍貴。最後想說,讀這本書的途中,我多次深受感動,但這說來話長,不如自己去讀。這本書對我的影響也略去不說瞭。

评分

在經曆痛苦後,作者選擇的是寬容,書上是這麼寫的,不要讓肇事者的後人為其父輩們對我們犯下的罪行來承擔責任,我們必須結束永無止境的冤冤相報,否則仇恨和暴力的怪圈將永遠循環往復下去。寬容雖然簡單兩個字,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评分

怎是“幸運”二字瞭得?

评分

我偏愛這樣的非虛構曆史書,個人在大曆史中的真實視角,這纔是真正的曆史。當然作者是一個奇跡,也是瞭不起的人。書中可以看到他的父母以及朋友老師,是如何帶給他幸運的,雖然這裏麵有上天的安排,但是人的因素還是起瞭主要作用。可以看到命運是如何在大浪中造就一個人,一個認真生活的人可以發展到什麼樣。誠意推薦,2016年讀到的第一本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