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穆(1895-1990)
國學大師、一代通儒
字賓四,江蘇無锡人。先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閤大學任教。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任院長。1966年移居颱北。1990年8月在颱北逝世。其專著豐富,達80多種,逾1700萬言。
葉 龍
香港能仁書院前院長、能仁哲學研究所及中國文史研究所前教授及前所長。
新亞書院哲學教育係及新亞研究所畢業,曾師從錢穆多年。後獲香港中文學
曆史學係榮譽文學士、香港大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
這是一本最好的中國文學入門書。
書中保留瞭錢穆先生授課中最鮮活的口語錶達,也留存瞭許多神來之筆。
全書31章,從詩經一直講至明清章迴小說,貫穿中國古代文學的整體脈絡。
或許並不是“理想”的文學史,或許並沒有嚴謹到可用作教科書,但它有活潑的生命力、有效治學的方法、令人眼睛發亮的頓悟。
一本好的書,它本身隻是起點,它可以讓讀者從起點齣發,嚮知識更遠更深處獨立前進,錢先生的《中國文學史》就是這樣的書,它是啓發者,點燃許多人對中國文學的興趣,讓人忍不住去閱讀和思考它所提及的作品和知識。從此種意義上,它超越瞭那些嚴肅嚴謹的文學史。
现代学术的一大特征是专业化。时至今日,还说“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的,不是天才,就是痴汉。承认“术业有专攻”,并非死守楚河汉界,选择适当的时机上下求索,左右开弓,这样聪明的学者大有人在。考虑到传统中国文史不分家,“史家”愿意“论文”,从来不会被低估,反而可能...
評分聆听大师的声音 ——钱穆《中国文学史》读后小记 钱穆先生是近现代中国学术界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一生著述80余部,1700万言,著作等身,一代鸿儒。每每阅读先生的著作,都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高山仰止的敬畏之情。宾四先生被誉为“最后一位通儒”,其学问不为史学所限,经...
評分国学大师钱穆的这本《中国文学史》,是他20世纪50年代在香港新亚书院的演讲稿。听罗辑思维的罗胖子推荐过,说是最好的中国文学入门书,格局非常大,因此充满期待。
評分本来想说的是钱穆先生,可还是想先说说叶龙先生,这位钱先生的高徒,如果没有他一笔笔记录又一本本留存的课堂笔记,这本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就无缘面世。 1953年,25岁的绍兴青年无名小辈叶龙和虚岁60的名满天下的无锡人钱穆在课堂上的一场结缘,开...
評分国学大师钱穆的这本《中国文学史》,是他20世纪50年代在香港新亚书院的演讲稿。听罗辑思维的罗胖子推荐过,说是最好的中国文学入门书,格局非常大,因此充满期待。
1.還是叫講義比較好,文學史的話,分量還不夠;2.不同意錢老師的文學觀,他認同文學的審美價值,但認為最好的文學是具有政治性的,以及作品的優劣與作傢的人格有關。但是從講義中可以感受到這樣的觀點是經過瞭嚴肅的思考的,並不是一味的陳腐或排外。很尊敬這樣做學問的樸實和刻苦態度;3.著重講瞭中國文學的流變,特彆是體裁的變化,古文底子太差,跳過瞭文言文引用,還是看得很有意思;4.沒有好的文學史,不代錶沒有好的學者或老師,更多的是與大環境相關,寫曆史是牽一發動全身的。
评分對西方文學的偏見和木心對西方文學的推崇有得一拼
评分一些觀點醍醐灌頂,一些觀點不敢苟同,全書最打動我的其實是後記講述葉龍整理錢老筆記的段落。以及根本不能算入門書好嗎,沒有基礎很難跟得上的。
评分宣傳高調而使人恐,字大而疏有騙錢的嫌疑。錢穆缺乏纔情,講文學還是搞史的那套考據,加之錯漏多多,矛盾連貫,見解偏頗,誠為爛書一本。
评分有點近似通識本,適閤高中生或者本科的大學語文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