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米哈伊尔·波波夫,1957年2月25日生于哈尔科夫,俄罗斯散文家、诗人、政论家和评论家。先后就职于《苏联文学》杂志社、《莫斯科通报》杂志社(1990—1995年任副主编)。1999年当选莫斯科散文家创作协会主席。2004年起担任俄罗斯作家协会散文理事会主席。曾获1989年苏联作家协会zui佳图书奖、舒克申奖(1992)、蒲宁奖(1997)、普拉东诺夫奖(2000)和莫斯科市政府奖(2002)。作品被翻译成中、英、法、德、阿拉伯和拉脱维亚语。
译者 李宏梅,1979年出生,2005年北京大学俄语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进入中央编译局工作。译有《俄罗斯经典益智游戏——七个小矮人系列(4—5岁)》、《俄罗斯经典益智游戏——七个小矮人系列(3—4岁)》,并参与翻译《鲁赫纳玛II》、《全球化的边界》、《卢比扬卡文献集》、《斯大林的驱逐》、《俄罗斯政党内部规章制度汇编》等。
中篇小说《伊杰娅》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米哈伊尔·波波夫为母亲撰写的一部回忆录,通过母亲的一生展现了苏联、俄罗斯社会的变迁。
译文总体来说较为生硬,许多地方读译文能直接猜出原文。这种翻译腔或许适合(译者参与了的)《鲁赫纳玛II》这样的圣书,但却不适合这种以文体见长的回忆录。而从细节上来看,许多具体译文的把握、许多译注的关注点让人感觉译者并不能一直把握住文本的点在哪里。 以下是一些具...
评分译文总体来说较为生硬,许多地方读译文能直接猜出原文。这种翻译腔或许适合(译者参与了的)《鲁赫纳玛II》这样的圣书,但却不适合这种以文体见长的回忆录。而从细节上来看,许多具体译文的把握、许多译注的关注点让人感觉译者并不能一直把握住文本的点在哪里。 以下是一些具...
评分一百多页的中篇,一天读完了。 感觉得到翻译有些声音,有些不能理解的句子。后来看豆瓣上确实有懂俄语的指出来,确实如此。 这是儿子在上海书展买的签名本,他去参加了作者的见面会。 刚想说好久没读俄罗斯有关的书,才想起来不对,最近一直在读塔可夫斯基,前阵子...
评分一百多页的中篇,一天读完了。 感觉得到翻译有些声音,有些不能理解的句子。后来看豆瓣上确实有懂俄语的指出来,确实如此。 这是儿子在上海书展买的签名本,他去参加了作者的见面会。 刚想说好久没读俄罗斯有关的书,才想起来不对,最近一直在读塔可夫斯基,前阵子...
评分一百多页的中篇,一天读完了。 感觉得到翻译有些声音,有些不能理解的句子。后来看豆瓣上确实有懂俄语的指出来,确实如此。 这是儿子在上海书展买的签名本,他去参加了作者的见面会。 刚想说好久没读俄罗斯有关的书,才想起来不对,最近一直在读塔可夫斯基,前阵子...
往往,人们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至死也不能好好地交流思想。妈妈去世了,“我”才开始试着去理解她。这是一部小说,也是写给妈妈的知心话。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小说发表后,首先在俄罗斯中老年读者当中引起强烈反响,大概过了这么久才有人把他们在苏联解体后的生活信仰迷惘和子女的代沟写到心坎里吧。
评分唔
评分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小说从始至终都充满着哀伤,两代人的沟通总是充满了矛盾,儿子的无奈以及在无形中给母亲的伤害;母亲的年老使其成为了平凡的老人且不在接受新思想。普通且真实的描绘了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与其在失去过后痛苦,不如在书中的结尾一般在拥有时就陪伴珍惜。
评分两代人之间
评分思想观念是时代和个人经历的产物,隔膜可以通过交流化解,但差异始终存在,只不过双方应是平等受到尊重和理解的,也不必要一方对另一方接受和屈服。伊杰娅是个思想独立而坚韧的女性,她表面顺从,内心信念却从不动摇。傲于自身思想的先进前卫,而未能平等地与母亲交流,是作者在其去世后才反思感受到的缺憾。其实作者当然知道,即使有了充分的平等的交流,也无法真实减轻母亲因落后于时代、缺乏知音而产生的孤独感,但尊重和理解总是能使生活有更多温馨,使爱不那么僵硬,这大概也是交流的真正意义所在,有时它并不是为了改变什么。而在大多数人生活中,家庭思想代差的影响也许并非那么直接而尖锐,只要各自能够依照其观念,独立地选择生活方式和作出决策,并受到尊重和理解即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