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川英治(1892—1962),日本大眾文學泰鬥,曆史小說大師。生於日本神奈川縣,幼年因傢道中落失學,做過印刷工、修船工、畫匠、記者等,仍自學不怠。三十四歲發錶《鳴門秘帖》,一舉成名。之後筆耕四十餘年不輟。在日本,曾榮獲日本“國民作傢”的頭銜,晚年榮獲日本文化勛章。
吉川英治的曆史小說兼具古典與現代的風味,自20世紀30年代起,吉川英治先後創作瞭《宮本武藏》《三國》《新水滸傳》《新平傢物語》等多部巨著,直到今天仍暢銷民間且膾炙人口,有“百萬人的文學”之美譽。其所論述的英雄人物、傳奇逸事等,皆成為傢喻戶曉、口耳相傳的“世說新語”。
《新水滸傳》是日本國民作傢吉川英治根據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全新演繹的版本,一經推齣深受廣大日本讀者的喜愛。吉川先生對水滸故事的改編兼具古典與現代韻味,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情節的推進,以及景物的描寫,盡顯大師風範。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增加瞭精彩的對白,眾好漢的性格更加飽滿,故事情節更加生動,取得瞭極大成功,將三十六天罡與七十二地煞一同嘯聚梁山的故事演繹得淋灕盡緻。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原以為是那種簡本會比較無趣,沒想到非常好玩有趣味!1、人物對話被改成日語後再翻譯迴來,那些凶神惡煞的梁山賊寇一個個蠢萌蠢萌的,滿口“啊唔哩”之類的語氣詞。2、對潘金蓮潘巧雲閻婆惜等幾個女性的性描寫則極為大膽,且極富東洋味道,第66迴一麵放開瞭暢寫潘巧雲和裴如海的交媾,一麵饒有興趣的對比中日色情文學的一些異同,可見作者把玩之態度;3、雖然保留瞭水滸傳98%的情節和語句,但作者的精心之處在於,去掉瞭原著的中國古典韻味,灌注瞭典型的日本情調,如對佛教的理解是日式的,如武鬆祭奠武大郎時說:“人生直如夢幻,前世已注定”,如第92迴梁山好漢們宛如俳句的對話:“好一片麗春景緻,想必當下已無殺戮戰禍。”“正是如此,廝殺也已頗讓人厭煩。”“婦人與老漢們忙插秧播種理”。等等,令這本書確實變成瞭日本通俗小說。
评分哇,水滸傳這種典型的中國文化的書籍,原來轉換成日本形式一點都不覺得突兀
评分讀得順滑異常,然而多還是原著的功勞。
评分哇,水滸傳這種典型的中國文化的書籍,原來轉換成日本形式一點都不覺得突兀
评分吉川英治的《新水滸傳》與施耐庵的原作對讀是一件饒有趣味的事。保留好漢的英雄魂,完善瞭故事情節,細節和對話上又添加瞭微妙的日本味道。甩掉政治上的包袱,沒有收尾於被招安,徵方臘。到最後一章李逵還是那麼天真爛漫地和燕青開著玩笑,真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