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魏晋缘情诗审美经验研究

汉末魏晋缘情诗审美经验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琼琼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2-1
价格:3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715918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魏晋
  • 缘情诗
  • 汉末
  • 汉末魏晋
  • 诗歌
  • 文学史
  • 审美学
  • 缘情
  • 文化史
  • 情感研究
  • 古典诗词
  • 文学批评
  • 魏晋风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汉末魏晋蔚为主流的缘情诗作为独立的研究单元和研究对象,结合思想史与文论史背景,系统地研究缘情诗产生、发展、成型以及式微的过程,分析其感物缘情的审美经验模型,辨明其诗学史、美学史意义和局限,力图对缘情诗和诗缘情论进行全面研判与合理定位,划定缘情在中国诗学史以及中国美学史上的适用范围和解释限度。

作者简介

赵琼琼,女,1984年出生,河南洛阳人。201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主要从事中国古典美学与诗学研究。

目录信息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文献综述
1.诗歌史研究
2.诗缘情研究
第二章缘情诗前史
一、《诗经》抒情的公共性倾向
1.创作与结集的非个人化目的
2.公共情感与抒情主人公的缺席
3.公开传播与公共文本定性
二、《楚辞》个体抒情的自觉
三、从言志到缘情:汉诗的转折意义
1.时序悲叹和感伤基调
2.私人化真情实感的出现
3.五言徒诗逐渐成形
第三章《古诗十九首》与感物缘情模式的形成
一、普世情感的个体化表达
二、抑比兴与性别角色技术
1.性别角色换位与情感节奏的形成
2.性别角色个体性的自觉与选择权能
3.性别角色同时并存与诗歌当下性品格之凸显
三、情景组织:弃比兴而尊物感
1.《古诗十九首》的情景结构
2.弃比兴而尊物感
3.感物缘情模式的奠定
第四章建安诗歌:言志与乐府体的回归和改造
一、英雄主义悲情
二、乐府徒诗化与徒诗乐府化
三、缘情诗题材、体类的拓展
1.游仙诗的抒情化
2.游宴诗与时序悲感
3.杂诗的诗学史意义
第五章玄学对缘情诗的双重影响
一、玄学与魏晋崇情思潮
二、玄言入诗与缘情诗主题的变化
1.情与理两种主题的纠葛
2.时序主题玄理化
三、太康感物诗的审美分析
1.感物诗概说
2.情物特点及二者之关系
3.物感与物色辨:兼论缘情诗与山水诗的关系
四、玄风所被与缘情诗的式微
第六章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沧海遗珠,对于玄言诗的论述很启发人

评分

沧海遗珠,对于玄言诗的论述很启发人

评分

沧海遗珠,对于玄言诗的论述很启发人

评分

沧海遗珠,对于玄言诗的论述很启发人

评分

沧海遗珠,对于玄言诗的论述很启发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