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西游记》原著的时候,通篇都有自相矛盾的故事情节,究竟是作者老眼昏花,写得前言不搭后语呢?还是有意这样安排,巧设机关,故意写出一个有违逻辑、前后矛盾的西游故事,为我们出了一个天大的“谜语”呢?
真相往往隐藏的很深很深,就像残酷的现实生活一样。《西游记》之所以能够成为名著,自有他成为名著的道理。
今天,绝大多数人对西游记的了解,都是来源于电视剧的演绎,而真正看过原著的人其实极少。带着疑问,再来品读小说原文,是一件非常令人愉悦的事。解开谜底的“玄机”,其实就隐藏在小说《西游记》的原文之中,把所有矛盾的地方联系在一起看,就能够将其中的玄机一一破译开来!作者细致敏锐的洞察力、无拘无束的想像力,思维慎密的逻辑分析,为你揭示一个不为人知的西天取经的内幕,颠覆你童年记忆里的《西游记》,告诉你一个鲜为人知的成功法则。
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个谜团,而解开一个谜的钥匙,则又是另外一个谜……
吴闲云,湖北人,对古典文学、古代哲学、古代艺术均有广泛研究。《吴大师讲西游》、《西游记未解之谜》、《三国中的博弈》、《吴闲云新说金瓶梅》、《吴闲云品水浒》等系列文章影响较广。
最近拜读了吴闲云先生的一本小书。说是“小书”,是因为篇幅上来说,此书不长;但是若从书籍的精彩和给我的启发来说,绝对是非常大的。这本“小书”——《煮酒探西游》,原名是《西游记未解之谜》。顾名思义,书中写的是《西游记》里大家觉得有漏洞矛盾的地方,然后给出作...
评分 评分因为种种原因,去年本应重版的书,今年终于重版出世…… 当当网已经上了预售页面,链接如下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3254341#ddclick?act=click&pos=23254341_0_1_q&cat=&key=%D6%F3%BE%C6%CC%BD%CE%F7%D3%CE&qinfo=2_1_48&pinfo=&mi...
评分最近拜读了吴闲云先生的一本小书。说是“小书”,是因为篇幅上来说,此书不长;但是若从书籍的精彩和给我的启发来说,绝对是非常大的。这本“小书”——《煮酒探西游》,原名是《西游记未解之谜》。顾名思义,书中写的是《西游记》里大家觉得有漏洞矛盾的地方,然后给出作...
评分对书中闲云兄提出的种种观点不做评论。有人认为对,写得非常精彩,认为西游记其实就像本书描述的这样;反过来,自然会有人认为不对,认为简直就是强词夺理、胡说八道。孰是孰非,并无定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种西游记,自然也有一千种《煮酒探西游》,何况书名本身就表达了...
脑洞很大,逻辑很差
评分闲来无事看看这类解读名著的书,也挺有意思,能下饭也能打发时间。
评分很多人都会有一个未解之谜:为什么86版仅仅25集怎么感觉像还原了一百回一样。为什么《大话西游》里的师徒关系是那般离经叛道。 本书对第二个问题做出了解构。 《西游记》是四大中唯一没有完整读下来的,但不妨碍每年假期的洗脑,也正是这种艺术加工,某种意义上使好多人对既有的西游原著文本产生了谬误,这种谬误的“遗毒”倒成了共识上的正确。 不得不慨叹作者的脑洞和逻辑推理,把很多疑难杂症说得头头是道,三分之二以上的解读其实挺能自圆其说,但剩下的三分之一,如关于牛魔王和小雷音寺事件等有牵强附会的嫌疑,特别是最后的附录更是看起来高屋建瓴实则透底,解释了本书的初衷,是站在一种官僚体制本位上的绘画。 最欣赏关于六耳猕猴的破解,基本上论点论据论证齐全,也解答了当年我对西游记的第一个疑问。 四大名著我算明白了其共同点
评分挺有趣,读来消遣不错
评分第一次被《西游记》开了脑洞全拜这本书所赐,茶余饭后谈资之用的上品,然而很多观点依然值得推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