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表订误及其商榷(外二种)

六国表订误及其商榷(外二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武内义雄是日本哲学家,儒家等中国古代思想研究家、文学博士,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早期实证论代表,国立东北大学名誉教授,1886年生于三重县,出身于真言宗宗门,他从所谓的官学正统的观点研究儒家和老子的哲学思想,曾任西本愿寺教授,大阪国立图书馆管理员、佛教大学讲师,二战期间是昭和天皇的哲学老师。

1886年出生于日本三重县。

1910年,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哲学科毕业。

1919年,留学中国。

1923年,在东北帝国大学担任法学文学部教授。

1924年,任该校图书馆馆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日本天皇讲授中国哲学史。

1948年,任该校名誉教授。

1942年至1944年主编《东洋思想丛书》第三十八种《顾炎武》。

1957年,任日本学士院会员。

1959年,任名古屋大学中国哲学讲师。

1957年,从东北大学退休,获名誉教授之称。同年任日本学士院会员。

1959年,任名古屋大学中国哲学讲师。

1966年,去世。

在中国文化的研究方面,先后撰著了《老子原始》(1926),《老子的研究》(1927),《老子与庄子》(1930),《论语译注》(1933),《诸子概说》(1935),《中国思想史》(1936),《论语研究))(1939),《易与中庸的研究》(1943)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研究体系。

武内义雄在《中国思想史》的《序言》中写道:"维新之后,关于支那(中国)思想研究的著作已出版数种,大多数都详于学者的传记和著作的解题,对于理解思想推移的轨迹甚感不便。我在本书中特别意欲阐明思想变迁的过程,在简要地说明传记和解题的同时,还涉及了历来置于圈外的经学的变迁和佛教的影响"。武内义雄在这里表明了他本人研究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从这样的追求和方法论来说,他显然是属于20-30年代实证主义中的社会思想史学派的学者。

武内义雄注重在依据文献的原典批评的基础上,对某一特定思想的前后关系,它的形成时期以及与其他思想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便是这一时代中实证主义的社会思想史观的基本研究逻辑。例如,他在研究《中庸》、《表记》、《坊记》、《缁衣》四篇的思想时,把它们的思想内容的深度,乃至文章表现的新旧,与其它的文献相比较并由此而引出结论。他认为《中庸》的前半部分,近似子思的文章;后半部分,则是秦以后子思学派的门生们所作。其它的三篇,又可以推定为战国末秦初的子思学派的著作。基于此,武内义雄认为,子思学派的导向是对《易》的尊重,所以《易》的经典化,则是子思学派思想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他的这种"文本批评",可以说是一种精致的技术至上主义。

这样一种古文献的分析方法,是直接继承了狩野直喜的观念和方法论,但又有所发展。他开始注重思想的时代思潮,注重思潮中学派的特点,并从中引出相应的结论。

武内义雄的"文本批评"是非常精密的,可以说是创造了此种学问的典型。他在关于《老子》和《论语的研究方面,这种观念和方法论发挥得非常充分。在武内义雄的"文本批评"中,他较多地采用了比较的手段,这在当时堪称典范,并且影响着后世的研究者。

出版者: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日] 武内义雄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2
价格:27.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3093947
丛书系列: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
图书标签:
  • 工具书 
  • 先秦史 
  • 纪年 
  • 歷史 
  • 文獻學 
  • 學人筆記 
  • 六国表订误及其商榷 
  • 先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通典版本考》

评分

《通典版本考》

评分

《通典版本考》

评分

《通典版本考》

评分

《通典版本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