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棹忠夫(1920-2010),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历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馆长等职。专攻:民族学、比较文明学。著有《文明生态史观》《梅棹忠夫著作集》(23卷)。
在日本的学校里,老师灌输过多,学生不懂积极主动学习;学校不教学生获取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研究者源于技术欠缺的研究能力低下,没有系统的整理资料的方法,研究者对于研究生活中的一些基础技术视而不见。这些话题和从事智识生产活动的人有很大的关系。本书旨在引起普遍性智识生产技术的研究。
学校虽然给学生灌输了不少知识,但并没有教给他们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作者从自己长期摸索的经验和与同仁的共同讨论中确信,学生和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低下,是因为在记笔记、卡片的利用、稿件的写作等基本技术方面所接受的训练不够。为了进行创造性的智识生产,作者尝试就其实践性技术提出方案。
文人过了三十岁,就再也走不出前三十岁的时代了。然而幸运的是,我们的时代并不是平滑地渐变的。一代人慢慢死去,接着又是下一代,看起来紧密相接的时代却是留给每一代人生存空间的。我们美其名曰情怀的东西只是一代代人的成见的一小部分,最大的情怀,莫过于道德和原则。...
评分阅读本书自己主要的收获有两点: 第一点是每则卡片只写一件事情。 以读书笔记为例,自己原本是一遍读书一边将一本书的重点和自己的想法统一记在一则笔记中。这样每则笔记实际上包括挺多主题,不同笔记之间难以归类和联系起来。现在根据书中的做法,在读完书后根据之前记录的重...
评分阅读本书自己主要的收获有两点: 第一点是每则卡片只写一件事情。 以读书笔记为例,自己原本是一遍读书一边将一本书的重点和自己的想法统一记在一则笔记中。这样每则笔记实际上包括挺多主题,不同笔记之间难以归类和联系起来。现在根据书中的做法,在读完书后根据之前记录的重...
评分2019年09月14日: 打分:3.5分。信息的管理思想可以。一些日文的细节算了。 一、要点: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收集和编纂,信息的再次提取,信息的输出。 信息的获取:没有特别的讲。有印象的点: 1.读完书。一鼓作气,身临其境地读完。 2.注意作者的思路和自己的创造性的思路(融合...
评分阅读本书自己主要的收获有两点: 第一点是每则卡片只写一件事情。 以读书笔记为例,自己原本是一遍读书一边将一本书的重点和自己的想法统一记在一则笔记中。这样每则笔记实际上包括挺多主题,不同笔记之间难以归类和联系起来。现在根据书中的做法,在读完书后根据之前记录的重...
对于依赖搜索引擎的我们来说,这就是上上个世纪的工作方法了,我从来都没学会过做笔记和卡片,这个真是十分惭愧。很喜欢这个封面。
评分核心理论的意义远大于形式。
评分图书管理员的知识管理术,新时代下可转换借鉴
评分不太懂商务印书馆为什么要出这本书,毕竟距离初版都四五十年了,东西都太太太太过时了。前五章谈论的收集问题完全可以用印象笔记搞定,后面有三章完全过时。勉强可读的只有包括序言在内的三分之一——当然,再涮几下就没几页了。当然,作者本人的用心程度大可师法。是出版社不行。
评分一部作者本人的智识生产工具发展史。其核心要义在于用「卡片」替代传统的「笔记本」。「卡片」的优势在于灵活组合,其余的规则,跟用好笔记本的法门大同小异,譬如:要写标题、要写时间、一卡一事、无须分类、重视发现(个人的创作)…… 但问题是,在无纸化办公已经全面普及的今天,我们的卡片应该是何种形态?当「笔记术」已经成为显学,纸质或者电子的卡片又如何补充到我们现有的「知识管理系统」中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