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从杨振声、闻一多、朱自清诸先生学习,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中学国文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北京市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编有《北京文艺》《民间文学》等刊物。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调至北京京剧团(院)任编剧。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著有小说集、散文集多部,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汪曾祺全集》于1998年出版。
汪曾祺说自己“永远是一个小品作家”。他的散文,无论记叙凡人小事,流连乡风民俗,谈论花鸟虫鱼,考证典故词章,均顺手拈来,如春雨润物,宁静,恬淡,自成含蓄淡远的风格。
本书分为民俗风物、人生人物、屐痕、谈艺录四辑,收入散文八十余篇。
散文,一种随兴所至,感从心发的创作文体。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文学创作,散文除了贵在行散之外的神采飞扬。虽然散文看似随性,但是真正要创作出精彩的散文篇章其实并非易事。毕竟这需要的是无尽的感悟,发自肺腑的抒情,由小见大的细细品味---- 手捧着汪曾祺的《汪曾祺作品集 散...
评分于俗世描摹中绽放惊艳 ——读《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随感 “他的杰出性在于,回复了传统的艺术品格,将非我的艺术,还原到真我的性灵世界。当代文学的这种精神上的调整,可以说是从他开始的。”一如著名文学批评家孙郁所评价的,汪曾祺的散文少雕琢,不做作,平白如话。《汪...
评分提及现当代散文作家,汪曾祺一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第一次听到汪曾祺的名字以及读他的作品,都是在大学时期,当时我已经20岁,算是接触的很晚了。我最早读的汪老的作品,即是他的散文,听一个同样喜欢散文的朋友介绍说,汪曾祺的散文写的尤其好,特别是关于吃的部分,他...
评分提及现当代散文作家,汪曾祺一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第一次听到汪曾祺的名字以及读他的作品,都是在大学时期,当时我已经20岁,算是接触的很晚了。我最早读的汪老的作品,即是他的散文,听一个同样喜欢散文的朋友介绍说,汪曾祺的散文写的尤其好,特别是关于吃的部分,他...
评分散文,一种随兴所至,感从心发的创作文体。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文学创作,散文除了贵在行散之外的神采飞扬。虽然散文看似随性,但是真正要创作出精彩的散文篇章其实并非易事。毕竟这需要的是无尽的感悟,发自肺腑的抒情,由小见大的细细品味---- 手捧着汪曾祺的《汪曾祺作品集 散...
总体很好,纸质也不错,但是内容重复一点点多,算是东拼西凑的集子
评分文如其人,从这一篇篇短小精悍,言之有物的散文里,可以看出汪老是个纯真又温柔的人。《国子监》里“我所以不惮其烦地缕写出来,用意是在告诉比我更年轻的人,封建时代的经济、财政、人事制度,是一个多么古怪的东西!” 果园杂记里的《粉蝶》、《波尔多液》也太可爱!真是篇篇都好,看完会微笑。
评分文如其人,从这一篇篇短小精悍,言之有物的散文里,可以看出汪老是个纯真又温柔的人。《国子监》里“我所以不惮其烦地缕写出来,用意是在告诉比我更年轻的人,封建时代的经济、财政、人事制度,是一个多么古怪的东西!” 果园杂记里的《粉蝶》、《波尔多液》也太可爱!真是篇篇都好,看完会微笑。
评分很朴实的文字,不过每次看完不会让我有别的更深的想法,可能也就是了解一下,汪先生的生活吧。这些大家的文笔,还是很棒!不过没什么特别大的点让我继续读下去。
评分看这老头儿写字,最大的感受是不用成语。感觉就像一个白发老头儿,坐在你面前絮叨他的日常生活、他的朋友、他见的人和事以及他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很有意思。照这样说,我奶奶也是位散文作家。只是她唠的家常,我常常分不清楚谁是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