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

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余新忠
出品人:谭徐锋工作室
页数:474
译者:
出版时间:2016-4-1
价格:CNY 11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3201839
丛书系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图书标签:
  • 医疗史
  • 社会史
  • 余新忠
  • 明清史
  • 历史
  • 社会文化史
  • 卫生
  • 医学
  • 清代
  • 卫生
  • 防疫
  • 机制
  • 近代
  • 演变
  • 历史
  • 公共健康
  • 社会治理
  • 制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卫生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对“近世卫生”这一目前正趋兴起而仍尚薄弱课题的探究,对于呈现中国近世的日常生活经验、近代社会变迁以及省思中国“现代性”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晚清新“卫生”的登场,不仅逐渐引发了中国人对自己国家公共和个人生活的环境状况的不满,而且还慢慢使得国人对自己种族的健康失却了信心,并进而开始藉由“卫生”来论述种族和国家的危机。本书首先从“卫生”概念的演变入手,以从概念到观念再到相关实践的思路逐次对清代与防疫和城市环境卫生相关的诸多问题及其历史变迁脉络展开探讨,藉此展现中国近世社会的变动与特质,以及中国人有关身体的认识,并进一步探究传统在中国社会近代转型中的影响与作用以及展开对现代化过程和“现代性”的省思。

作者简介

余新忠,生于1969年,浙江临安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医疗社会文化史和明清社会史研究。博士论文《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获“2002年百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另著有《中国家庭史•明清卷》《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应研究》等,编有《医疗、社会与文化读本》等,发表论文60余篇。

目录信息

绪论(1)
一、“卫生”的登场(3)
二、中国近百年来的卫生史研究(5)
三、研究旨趣(28)
四、研究路径与框架(35)
第一章近代“卫生”概念的登场(39)
一、引言(39)
二、传统与近代之“卫生”概念(41)
三、“卫生”概念变动的开端(光绪初年—1894年)(45)
四、“卫生”概念变动的深化(1894-1905年)(57)
五、近代“卫生”概念的确立(1905—1911年)(67)
六、小结(71)
第二章清代卫生观念的演变
——以疫病应对观念为中心(73)
一、引言(73)
二、避疫与治疫:前近代因应疫病的观念(74)
三、晚清卫生防疫观念的演变(81)
四、小结(93)
第三章清代的卫生规制及其近代演进(94)
一、引言(94)
二、清前期的相关规制(95)
三、晚清卫生行政的引入与建立(102)
四、晚清卫生行政的基本特征(121)
五、小结(125)
第四章清代城市水环境问题探析(127)
一、引言(127)
二、类型与性质:主要史料概观(131)
三、秽浊与清澄:史料呈现的相反图景(136)
四、超越选粹:史料及其呈现之图景辨析(149)
五、小结(160)
第五章清代的粪秽处置及其近代变迁(163)
一、引言(163)
二、近代以前中国的粪秽处置(165)
三、租界的粪秽处置:以上海公共租界为例(180)
四、卫生问题的政治化与粪秽处置方法的变动(189)
五、余论:粪秽处置与近代公共卫生观念的形成(196)
第六章清代的清洁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演变(199)
一、引言(199)
二、传统认识中的清洁与疾疫(201)
三、卫生防疫视野下近代清洁观念的生成(205)
四、清洁行为的行政化(222)
五、健康或者自由:身体的近代选择(225)
六、小结(232)
第七章晚清检疫制度的引建及其权力关系(234)
一、引言(234)
二、检疫推行的契机及各方之心态和认识(236)
三、检疫中的冲突、利益纠葛与权力关系(256)
四、余论:作为近代卫生行政重要内容之检疫的成立(275)
第八章晚清的卫生防疫与近代身体的形成(282)
一、引言(282)
二、清前期的卫生防疫与身体约束(284)
三、晚清卫生防疫对身体的干预(288)
四、卫生防疫与近代身体的生成(299)
五、小结(320)
结语:“现代”的“金箍”(322)
附录一嘉道时期的瘟疫及其社会影响(329)
附录一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
——以环境和用水卫生为中心(358)
附录三真实与建构:20世纪中国的疫病与公共卫生鸟瞰(386)
参考文献(412)
索引(444)
后记(47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去年读的。作者提到了“现代性的金箍”,用以破解现代性的牢笼,我觉得还有挺有启发的。但是,刚刚读完梁其姿的《麻风》一书,不自觉地想起了这本书。很明显地感觉,大陆的医学社会史研究被深深地打上了梁其姿老师的烙印。什么时候才能够丢掉这个拐杖呢?一起加油吧!

评分

明显没有上一本清代江南的好。第62页、第194页等湖南巡抚陈宝箴被写成陈宝琛。第74页等多处肖林榕写成消,难道有人姓消?参考文献的刘北成写成刘北城。自己的名字没有写成余新中。

评分

是对Rogaski的批判,却又处处流露出对她的模仿。搬砖、转译的功劳很大,但argument可以更好,很多地方值得再推敲。用上海租界的例子就并不能很好地支撑中心论点即中国传统自身有接受西方卫生理念的机制。另外,大部分都在讲清末的故事为何非得戴顶“清代”的帽子?再有,史料如此丰富,为什么没有配图?

评分

首次接触医疗史的著作,虽然只是泛泛地看了一下,但还是收获颇多。在清末卫生机制建立的大背景下,作者用有限的篇幅讨论了卫生与清洁的观念史、防疫制度建立下各阶层的心态史、推行防疫制度中影响民众的身体史等。材料从官员奏章到士绅的出洋笔记到晚清各地的报纸小说再到清末洋人在华回忆,构建的历史图景全面而复杂。针对最后一章对于民众身体的控制,作者苦于民间材料不足,环顾这次疫情,各地的暴力抗检不就是最好的注脚么?现实真的只是历史的延伸。此外,作者提到的对检疫力量的抑制不足会导致滥用权力,胡乱侵占民众身体权利,不也在本年度的天朝上演么?

评分

启发性很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