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衛生防疫機製及其近代演變

清代衛生防疫機製及其近代演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餘新忠,生於1969年,浙江臨安人,南開大學曆史學博士。現任南開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兼任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秘書長。主要從事醫療社會文化史和明清社會史研究。博士論文《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獲“2002年百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奬,另著有《中國傢庭史•明清捲》《瘟疫下的社會拯救:中國近世重大疫情與社會反應研究》等,編有《醫療、社會與文化讀本》等,發錶論文60餘篇。

出版者: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餘新忠
出品人:譚徐鋒工作室
頁數:474
译者:
出版時間:2016-4-1
價格:CNY 115.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3201839
叢書系列: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圖書標籤:
  • 醫療史 
  • 社會史 
  • 餘新忠 
  • 明清史 
  • 曆史 
  • 社會文化史 
  • 衛生 
  • 醫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衛生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內容,對“近世衛生”這一目前正趨興起而仍尚薄弱課題的探究,對於呈現中國近世的日常生活經驗、近代社會變遷以及省思中國“現代性”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晚清新“衛生”的登場,不僅逐漸引發瞭中國人對自己國傢公共和個人生活的環境狀況的不滿,而且還慢慢使得國人對自己種族的健康失卻瞭信心,並進而開始藉由“衛生”來論述種族和國傢的危機。本書首先從“衛生”概念的演變入手,以從概念到觀念再到相關實踐的思路逐次對清代與防疫和城市環境衛生相關的諸多問題及其曆史變遷脈絡展開探討,藉此展現中國近世社會的變動與特質,以及中國人有關身體的認識,並進一步探究傳統在中國社會近代轉型中的影響與作用以及展開對現代化過程和“現代性”的省思。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看完梁的文章再來翻這個,感覺怪怪的。不過拋開其他的不說,餘老師的學識底子還是很好的。

评分

本書首先從“衛生”概念的演變入手,以從概念到觀念再到相關實踐的思路逐次對清代與防疫和城市環境衛生相關的諸多問題及其曆史變遷脈絡展開探討,藉此展現中國近世社會的變動與特質,以及中國人有關身體的認識,並進一步探究傳統在中國社會近代轉型中的影響與作用以及展開對現代化過程和“現代性”的省思。

评分

翻過。不限定地域感覺還有點太散漫,有幾張比較感興趣,可惜埋死人的話題就兩三頁。跟颱灣那幫人比,感覺大陸這些的優點就是“土”,擺資料就對瞭,不會有的沒的整點自己都沒消化的洋詞,結果不忍卒讀,例如“近代身體的形成”那章就是反例,題目很趣,想往玄乎方嚮搞卻沒成功,反而不倫不類。

评分

該書將著眼點放在瞭現代衛生機製所代錶和象徵的“現代化”背後的政治和文化“權力”。首先,該書從“衛生”概念的演變入手,從概念到觀念再到相關實踐逐次對清代與防疫和城市環境衛生相關的諸多問題及其曆史變遷脈絡展開探討,揭示瞭中國社會的現代化轉型中的傳統因素與力量。同時該書還進一步探討瞭近代衛生與身體之間關係,從多方麵來觀察清人對身體的感受以及近代化過程中國傢對身體控製的加強以及底層民眾對身體自由的認知,從而挖掘齣民眾權利和自由在衛生和文明的名義下被不斷擴張而缺乏監督的國傢權力所侵蝕和剝奪的一麵。作者還進一步分析瞭近代衛生蘊涵的豐富的社會文化意涵和權力關係,一方麵探析國人是在怎樣的心態和情勢下接受帶有顯著西方政治和文化霸權的近代“衛生”的,另一方麵又對衛生的“現代性”以及近代中國衛生近代化過程做齣反省

评分

餘新忠京都大學博士後報告 很紮實的一部著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