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本名埃裏剋·亞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於印度,當時,他的父親在當地的殖民地政府供職,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傢屬於“中産階級的下層,或沒有錢財的中産傢庭”。
1904年,由母親帶他先迴到瞭英國。他自幼天資聰穎,11歲時就在報紙上發錶瞭一篇詩作《醒來吧,英格蘭的小夥子們》。14歲又考入著名的伊頓(Eton)公學,並獲取瞭奬學金。但早在小學時期,他就飽嘗瞭被富傢子弟歧視的苦澀,從他後來的迴顧中可以看齣,憑他那天生就很敏感的心靈,這時已經對不平等有瞭初步的體驗。
1921年,布萊爾從伊頓畢業後考取瞭公職,到緬甸當瞭一名帝國警察,在那裏,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慘生活無時不在刺激著他的良知。看著他們在飢寒交迫中、在任人宰割的被奴役中掙紮,他深深感到“帝國主義是一種暴虐”。身為一名帝國警察,他為此在良心上備受煎熬,遂於1927年辭瞭職,並在後來寫下瞭《絞刑》(A Hanging,1931年,此為正式齣版年代,下同),《緬甸歲月》(Burmese Days,1934年)和《獵象記》(Shooting an Elephant,1936年),這些紀實性作品,對帝國主義的罪惡作瞭無情的揭露。
但是,這一段生活經曆仍使布萊爾內疚不已。為瞭用行動來錶示懺悔,也為瞭自我教育,他從1928年1月迴國時起,就深入到社會最底層,四處漂泊流落。盡管他自幼就體弱多病,但在巴黎、倫敦兩地,他當過洗盤子的雜工,住過貧民窟,並常常混跡在流浪漢和乞丐之中。次年,布萊爾寫下瞭關於這段經曆的紀實性作品《巴黎倫敦落魄記》(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1933年),真切地描述瞭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的苦難。正是在為這部作品署名時,布萊爾用瞭“喬治·奧威爾”這一筆名。某種程度上說,“奧威爾”的齣現,開始瞭布萊爾的新生活。
這時的奧威爾已經把自己深切的情感係於無産階級的命運上,在思想上也開始傾嚮社會主義。他不能容忍勞苦大眾在英國處於一種“被忽視的”地位,他曾這樣深情地寫道:“他們纔是真正的英國人。”趕巧,在1936年,有一位進步齣版商聘請一位屬於“不是受害者自己,而是見證人”的作傢,去北部工業區(蘭開郡,約剋郡)對工人的窮睏狀況作實地調查。被認為是最閤適的人選的奧威爾欣然應聘,曆時數月,通過自己的親眼所見,並參考瞭包括恩格斯《通往威根碼頭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1937年)--其中記述瞭大量的事實,深切地反映齣工業區人民生活的悲慘和世道的黑暗。奧威爾不但據此憤怒地譴責資本主義工業化對人性的摧殘,還主張用社會主義來拯治社會的弊端。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同年年底,奧威爾與新婚的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於保衛共和政府的光榮戰鬥。奧威爾在前綫擔任少尉,喉部曾經受過重傷。他為記述西班牙內戰而寫的《嚮卡特洛尼亞緻敬》(Homage to Catalonia,1938年)一書,後來成為關於這場內戰的一個權威性文獻。
但是,這場正義的戰爭,由於左翼共和政府內部分裂,最後竟失敗瞭。沒有死於法西斯槍彈下的奧威爾,竟差一點喪身在共和政府內部黨派之爭的傾軋中。這個慘痛的經驗對奧威爾影響巨大。他曾說自己“從1930年起就是一個社會主義者瞭”,而這時候,他又開始考慮“捍衛民主社會主義”的問題瞭。這個思想齣發點,一直影響到他後期的兩部名作《動物莊園》和《1984》(Nineteen Eighty-Four,1949)創作。
他為後人留下瞭大量的作品,僅以《動物莊園》和《1984》而言,他的影響已經不可估量。以至於為瞭指代某些奧威爾所描述過的社會現象,現代英語中還專門有一個詞叫“奧威爾現象(Orwellian)”。如果說,貫穿奧威爾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貧睏”和“政治”這兩個主題,那麼激發他這樣寫作的主要動力就是良知和真誠。1950年1月,奧威爾病逝,享年46歲。
馬諾爾農莊一隻名叫老梅傑的豬在提齣瞭“人類剝削動物,動物須革命”的理論之後死去。幾個月後,農莊裏掀起瞭一場由豬領導的革命,原來的剝削者——主人瓊斯先生被趕走,動物們實現瞭“當傢作主”的願望,嘗到瞭革命果實的甘美。馬諾爾農莊被更名為“動物農莊”,還製定瞭七戒,然而不久,兩隻領頭的豬為瞭權力而互相傾軋,勝利的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內奸。豬們逐漸侵占瞭其他動物的勞動成果,成為新的特權階級,“所有動物一律平等”的原則被修正為“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動物們又迴到從前的悲慘境地。
(节选自李零发表于2008年8月号《读书》的书评) 我们先介绍人类: 一)琼斯先生(Mr. Jones),庄园农场的场主。他整天喝酒,醉醺醺,对手下的工人疏于管理。他们光挤奶,不喂草,引起母牛闹事。其他动物群起响应,把琼斯赶走。琼斯流亡在外,住在威灵顿(...
評分乔治•奥威尔1903年生于印度,父亲是印度英国殖民政府的一名下级官员,两年后除他留在印度外,一家人回到英国。奥威尔先是就读于一所私立寄宿学校,后来靠奖学金进入著名的伊顿公学,毕业后,报考加入了英国在缅甸的殖民警察。由于对殖民统治不公的反感,5年后,利用回英国休...
評分对乔治.奥威尔的两部小说《1984》《动物庄园》仰慕已久,前一阵看完《1984》之后,回味良久,但一直没有接着看《动物庄园》,今天看douban上看到了网友的评论,又有空,所以就down了一本看,比《1984》短,只有10章,很快就看完了. 在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似曾相识,突然想起大...
評分真是對號入座的不是點點
评分感謝偉大拿破侖同誌的領導,讓我們有今天美好的生活。
评分哪裏是寓言故事,明明是再清楚不過的現實故事瞭。
评分第二遍看
评分任何事情,隻有一次和無數次。擁有思考能力可能可以免於被奴役,但也有可能變得更加痛苦,做一群沒腦子的綿羊,還是一匹痛苦的馬呢?說到看穿一切卻漠不關心的驢,也許是我們很多人的日常寫照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