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做事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死功夫,不留隐患,日积月累,便无人可以超越。
曾国藩自幼读书就用笨功夫,不读懂上一句,绝不读下一句,一篇文章连读几十遍才勉强成诵,连躲在床底下的小偷,都忍不住钻出来替他背了一遍;当了翰林后,为了见上军机大臣穆彰阿一面,他天天写诗文呈送,一连被拒了13次,最后硬是把穆彰阿给感动了;
曾国藩做任何事都不投机取巧,打仗更是将这种“尚拙”的哲学发挥到了极致。
曾国藩打仗从没有用过锦囊妙计,而是信奉“结硬寨,打呆仗”,日日不断地垒墙挖沟、筹备火炮,绝不主动出击,直到把太平军困得人心惶惶、士气全无,再慢慢攻城,最终用四场胜仗彻底解决了太平天国这个大患。
曾国藩深谙“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的道理:不走捷径、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终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聪明人。
度阴山,人民大学史学硕士、天下和书院讲师,畅销书《帝王师:刘伯温》《知行合一王阳明》系列《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帝王师:张居正》作者。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读书笔记 20190706 作者:度阴山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99千字 16开,301页 1本书是曾国藩的传记 2曾国藩,清朝,1811~1872(61岁),湖南人,创建湘军,打败太平天国 3中国的两个半圣人(1孔子+1王阳明+0.5曾国藩),圣人=立言+立德+立功 4曾国藩从小...
评分看完五味成杂 叹:虽然前半生有贵人相助,曾国藩的人生过的好辛苦,慢性子的曾公,一直被皇帝慈溪敷衍又被催催催,即使荡平了太平天国,功成身退,但又被出山,追流寇等不到胜利,天津教案又被指责,似乎总有那么多啥事不做,反正只会弹劾做事的人。 (而笔者写的王阳明,一边做...
评分中华民族至今能被称作圣人的仅有两个半,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先师孔夫子,其二就是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先生,那半人是谁?他正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我曾问伯父:“以我辈学文正之道,可否?”,对曰:“半圣岂非圣人耶!” 纵观文正公之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前半生是真窝囊,后半...
评分曾国藩从小就是个笨小孩。 考秀才考了7次才考上,还是全县倒数第二(他爹考了16次,43岁才考上秀才);做官后,同僚们也认为曾国藩比较愚钝。左宗棠说,曾国藩这辈子不以才气见长。就连他自己也承认,自己的脑子不太好使,要不然就不会考秀才就考了7次了。但就这样一个笨小孩...
评分看完五味成杂 叹:虽然前半生有贵人相助,曾国藩的人生过的好辛苦,慢性子的曾公,一直被皇帝慈溪敷衍又被催催催,即使荡平了太平天国,功成身退,但又被出山,追流寇等不到胜利,天津教案又被指责,似乎总有那么多啥事不做,反正只会弹劾做事的人。 (而笔者写的王阳明,一边做...
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评分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评分曾公的人生经历,才是一个普通人的真实写照,人唯有努力过,才有资格说,这是命。
评分捷径就是歧路。心中无捷径,最慢的道路,就成了最快的道路。
评分通俗好读的历史小说,因此从小怕历史课的我愉快地用半天读完了。没读过多少历史书尤其正史,但觉得整本书写得没有太夸张。虽然小说里讲曾公最后遗言是“不信书,信运气”,碰上晚清也真是苦,但是我觉得他的一生就是儒家知识分子的典范啊,而科举制度真是伟大的发明。总觉得,接下来应该继续找关于李鸿章、左宗棠的小说来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