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人絮语

恋人絮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兰·巴特,20世纪法国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被认为是萨特之后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蒙田之后最有才华的散文家。其许多著作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其影响所至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法] 罗兰·巴特
出品人:
页数:225
译者:汪耀进
出版时间:2016-7
价格:3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208139046
丛书系列:罗兰·巴特文选
图书标签:
  • 罗兰·巴特 
  • 哲学 
  • 爱情 
  • 结构主义 
  • 法国 
  • 符号学 
  • 法国文学 
  • 文学理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恋人絮语》是罗兰·巴特于1975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开设了一门讨论课。这门课以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为分析对象,和青年学子们探讨恋爱百态。浪漫的爱情故事在这本书里被罗兰·巴特拆解成各种情境:嫉妒、疯狂、困惑、焦灼、无解、绝望、相思难耐、旧病复发、轻生之念…

这门谈情说爱的讨论课,聚焦点不是文学名著本身,而是其中恋人的倾诉方式和喃喃自语。两年后,巴特将自己的情感轨迹和心路历程融入到这种分析里,发展成一种新的文体,1977年付梓成书随即风靡西方,被译成近三十种语言,并搬上舞台演出,成为一代思想家罗兰·巴特流传最广、最为人所知的著作。

本书作者尝试了一种高度神经质的“发散性”行文,融思辨与直接演示为一体,显示一种“散点透视”的“零度写作”;他撷取了恋爱体验的五彩碎片,在哲人思辨的反光镜折射下构成扑朔迷离的排列组合;以对应的文体形式揭示出恋人絮语只不过是诸般感受,几多思绪,剪不断,理还乱。而以往关于爱情、恋语的条分缕析、洋洋洒洒的“反思”却显得迂腐、浅陋,这正是结构主义要证实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 Le coup de foudre est une hypnose : je suis fasciné par une image (...) L'épisode hypnotique, dit-on, est ordinainairement précédé d'un état crépusculaire : le sujet est en quelque sorte vide, disponible, offert sans le savoir au rapt qui va le sur...  

评分

评分

第一次遭遇罗兰·巴特是在刚进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喜欢在图书馆里到处乱逛,随手拿本书来就翻,然后不知不觉地消磨掉一个下午。一次,无意中,我抽出了巴特的《神话——大众文化诠释》,已经记不得读到了些什么,只记得略微翻了几页就又放下了,感觉是本好书,但一发现它...  

评分

什么叫“谈恋爱”呢?我们说:“瞧,这两个人在谈恋爱。”难道是在说这两个人在谈有关“恋爱”这个话题? “恋爱”这两个字如果用正体字(繁体字)来写就是“戀愛”,无论是“戀”这个字还是“愛”这个字,都有“心”。“依恋”和“爱慕”都是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怎么能够用...  

评分

“就像公主二十层床垫下的那颗豌豆。” 早在前言性的“这本书如何构成”章节的开场,巴特就直言不讳地说这本书是一个“充满爱意地、自言自语的场所,说话者面对对方(被恋者),而这对方是沉默的。” “对方”(the other)和他者(the other)是同一个人;在书中,被恋者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写《恋人絮语》时的巴特是“实实在在”的恋人,那我们恐怕也就读不到这部作品了。

评分

“爱上一个人就像是创造一种宗教,而那种宗教所信奉的神是靠不住的。”(博尔赫斯《但丁九篇》)本来去年就想写的《安娜·卡列尼娜》书评一直拖到了现在,因为越写越触及到爱情的本质,发现根本无法用语言去“套住”它。直到重新翻开这本多年前就买的书细读,才豁然开朗:我想说的,罗兰巴特都早已说过了,我根本没什么好写的了。总而言之,爱一旦发生,就是终结,而人类对此为什么还孜孜不倦,亦是千古未解之谜。——至少我早已不会再觉得,这世上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人事,但我始终乐于欣赏他人的“不了情”。最后送给所有人:「我希望每一个询问占卜的人都得到这样的回答:“你所爱的人也同样爱你;并且会在今天晚上向你表白。”」:)

评分

是《少年维特》的解读本啊。我觉得看了这些絮语如果没有获得共鸣就坏了,就说明你根本没体验或思考过爱情这码事,所有这些话都是琐碎而富有逻辑的感性解答。只有法国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东西吧。

评分

片段性的阅读体验,随着罗兰巴特一起体会在爱情中的快乐与迷惘,痛苦幻灭和美好幻想。符号学大师,带着象征,符号的借代,读懂并且能解释清楚并不容易。就像恋人之间的世界,一出出都是戏剧,每一句对话都是台词,没有既定的结局,又千奇百怪。 整本书是巴特讲歌德《少年维特烦恼》分析恋人之间的情绪故事的课程合集。 此书中有些话经典流传但是可能被断章取义了,巴特老先生把男女间的情爱看得太透彻了。

评分

如果一边听林夕写词的歌(比如《钟无艳》),一边读这个文本,那种力度会加倍。林夕喜欢引用“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觉”,他应该是被这个译文美到了,原文以有些残酷的直接性,告诉你那只是给自己的一个表意符号而已。但林夕所有的作品和这本书要表述的,看似路径相反,其实是一件事,到了懂的年纪真是令人难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