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1884.2.27—1957.10.9),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
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中国通史/吕思勉讲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中国通史/吕思勉讲历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在20世纪的史学界,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的中国全通史,迄今为此,《中国通史/吕思勉讲历史》也是其中专业和完整的一部。
《中国通史》本以为是编年体的史书,发现不是,而是从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个专题来诉说每个朝代。 因为吕先生本身是民国人,书也只写到1920年止。因为本人能力的...
评分我听史学大师吕诚之(思勉)先生的课,做他的学生,已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正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第二年,日军进驻上海租界后光华大学停办,吕先生回常州,应聘到离城不远湖塘桥镇上的私立青云中学教书。这是一所刚开办的“地下”学校,表面上向日伪登记,骨子里是原苏州中学...
评分这是我读了吕先生这本《中国通史》的第一感觉。 以往读任何历史书,特别是通史类的,从来没有像吕先生这么重视民族史,特别是异民族的。先生读书之广,让我叹为观止。 异民族的历史也是最难阅览的,光是一个个不知所云的名字,就能让人退避三舍。吕先生把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异...
评分一 这部通史断断续续读了大半年才读完,实在不太容易。文字并不难读,内容也不晦涩,只是内容太多,不得不慢慢消化。 二 读完此书最大的感受是吕思勉先生真是博古通今,书中不仅涵盖了自炎黄至清末民初的政治史,更包罗了社会史和文化史,从婚姻、政体、财产、官职、兵制、刑...
评分中国二十世纪,有两部半的通史,最为值得称道,它们都成于1937年至1949年之间。受西风渐入影响,此辈学人视野更为开阔;在见解上,既继承了传统史书的春秋笔法,又借五四新风跳出了传统史书的固见,更为重要的是,尚未受到此后马氏史观的干扰,显得尤为璀璨!特别是1935年后,...
早期中国通史的探索作品吧。不过原始粗糙,内容太老,而且那种半文半白的语言不习惯。
评分了解历史挺好,但并不深
评分了解历史挺好,但并不深
评分初读实在是因为语言文字习惯有些读不下去,坚持几章之后便觉滋味不甚,读到后期尽觉酣畅淋漓。内容以文化史部分较为翔实,而政治史部分如书中所说一笔掠过。总之,是了解国史的一本入门好书,但要想深入则不是这本通史的责任了,培养历史观倒也不错。
评分早期中国通史的探索作品吧。不过原始粗糙,内容太老,而且那种半文半白的语言不习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