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威儀(Mark Edward Lewis),1954年生,師從何炳棣,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美國著名中國古代史專傢,斯坦福大學Kwoh—Ting Li(李國鼎)中國文化講座教授,。他的研究關注中國文明的不同方麵,尤其擅長從政治和社會層麵考察中國問題。著有“哈佛中國史”叢書中前三捲《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分裂的帝國:南北朝》《世界性的帝國:唐朝》,以及《早期中國的寫作與權威》《早期中國的空間構造》等。
《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是“哈佛中國史”叢書的第一捲。如同古希臘和古羅馬之於西方,秦和漢兩個帝國構成瞭中華文明的“古典”時代。本書就這一古典時代的5個主要特徵進行深入探討:1.在帝國秩序之下式微、但並未被完全抹除的地域文化之分野;2.以皇帝個人為中心的政治結構之強化;3.建立在錶意文字基礎之上的文化教育,以及由國傢操控的、鞏固帝國存在的文學經典;4.帝國內部的去軍事化,和對國傢邊境的邊緣族群所開展的軍事活動;5.農村地區富裕的豪強大族的興旺——他們維持社會秩序,並在村落和權力中心之間建立起聯係。本書全方位地展示瞭中國秦漢二朝的整體麵貌,不僅覆蓋廣度令人驚嘆,而且筆法精細,極為可讀。
读过此书,不仅问自己,为什么要重复写通史?如何写?何为优秀? (1)世事变迁,人们看待事物、分析事物的角度也在不断变化,我们需要用新的视角审视过去、理解历史、展望未来。 (2)信手拈来正史资料,旁征博引经典古籍,成体系的归纳到新的构架。关于资料体系,融汇、准确...
評分总体来说,秦和汉两个帝国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如同古希腊和古罗马之于西方。和“古希腊——古罗马”地中海时代类似,这个时代的中国文化和其他时代明显不同。这个古典时代的5个主要特征是:(1)在帝国秩序之下式微、但并未被完全抹除的地域文化之分野;(2)以皇帝...
評分历史书籍以征伐戡乱为经,以典章经制为纬。上下五千年和明朝那些事就是征伐戡乱的代表,按时间轴叙述重大历史事件和传奇人物,这样故事式地阅读很容易形成以今度古的倾向,索性有这样典章经制式的历史书籍,帮助我们理解历史是如何早就了今日。 本书的特点不仅仅是外籍学者对中...
評分卜正民在研究中国历史时也曾数度迷茫,清史研究专家朱维铮给了他答案:“你想象中国是一个仅有一扇窗户的房间,我坐在房间里面,屋里的一切都在我的目光之中,而你在房间外头,是能透过窗户看见物内的景象。我可以告诉你屋内的每一个细节,但无法告诉你房间所处的位置。这一点...
評分秦汉,对于中国的意义也许已经大到让我们早已觉得稀松平常的地步:这个时期出现了“皇帝”、史记、兵马俑以及稍逊风骚的秦皇汉武。但秦汉的意义远不及此,这个时期定义了中华文化的雏形,孕育出持久和顽强的特质,在日后历经多次分裂后,一次又一次重塑自身。这一点,是欧洲远...
要審慎地看待當時的“仁義道德”及因外邦(尤其是匈奴)的敵對而産生的文化輕視。曆史不隻是皇帝和英雄的曆史,而是世界人的曆史。
评分翻譯過來總覺得讀起來欠流暢
评分以往讀的大部分中國史是“本格”史,作者采用綫性敘事的方式幫助讀者理解曆史中的個人和單獨事件,這一本則是站在高處的一種講述,從大局上以社會學、政治學、文化架構的角度去看待一段已經發生、客觀存在的事情(是否因為這個纔從秦開始記述,而非信史的夏完全沒提)。孤陋寡聞的我,以前隻看過《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是這樣一種風格,這次算是換瞭個全新的視角,感覺自己像個政治傢,受益於此,我第一次去仔細想瞭想秦和漢的政治手段延續關係。前三章是對秦漢的曆史做個簡述,第四章開始分析秦漢統治的方方麵麵,城市、宗族和農村社會作為描述民眾生活基本形態的切入點選得特彆好,尤其對傢庭網絡和豪強大族的分析很有抓住重點的感覺,能理解傢族文化到這個程度很難得瞭。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法律,比我以往看到的都要具體。外部世界部分略失望。
评分書的結構很好,雖是概述但時有亮點。翻譯有幾處明顯的錯誤影響閱讀體驗。
评分和劍橋中國史一樣都是以論帶史,尤其描述宗族、農村基層問題時有些新觀點:比如傳統中國三代以上大傢族很少,比如豪強依附於嚴苛政策纔能存在。其實有些觀點和秦暉是共通的,可能因為都喜歡從權力角度分析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