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 第八卷:汉武的帝国》:汉帝国成立初始,百废待兴。吕后权倾朝野,外戚纷起,酿成诸吕之乱。文景二帝为国家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恢复生产。一切都已铺垫好,只等汉武帝登上舞台。
他锐意进取,使汉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变得空前强大。政治上,他加强皇权,施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文化上,他采取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之成为后世两千年主流思想;军事上,他击败匈奴宿敌,使得汉帝国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经济上,他听取桑弘羊建议,盐铁官营,大大充实国库实力。在他的经营下,汉帝国傲视东方。
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年时间写作五部共三十六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一部《中华根》(先秦),第二部《**帝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第三部《隋唐宋元》,第四部《明清》,第五部《近现代》,现已出版前十五卷。
跟随《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见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易中天
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1-15卷)。
一提到汉武帝,什么金屋藏娇、征战匈奴、独尊儒术等等这些就都出来了。汉初的故事就更精彩了,什么楚汉之争、垓下之围、成也萧和败也萧和、七王之乱、无为而治等等吧。四个字,眼花缭乱。 眼花缭乱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对那段历史掌握的不够透彻,另一方面是因为那段时间是大变革...
评分如果让我穿越,我还是颇喜欢春秋的,感觉易老师应该也是蛮中意哪个时期的,因为《青春志》很有诚意,作为读者也是热血沸腾,拍手称赞。只可惜,嬴政同志一个焚书坑儒,武帝刘彻一个独尊儒术,我大中华逐渐走向了今天这条外儒内法的窄路。我之前可能是错怪孔老夫子了,今天让人...
评分本书篇幅相较于其他系列的书籍,较为短篇。 虽然说汉武帝的汉朝是中华文化逐渐升华和散发光芒的时代,但是可说可点的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确实屈指可数。但是相较于前朝,或者说前一段动荡不安的局面,这个时代是包含着生活的希望。 毕竟,社会相对安稳下来,百姓不再疲于战争而...
评分一般吧,半天就翻完了。大致对于汉武帝的一个解说,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没有展现的很好。易中天这一整套书,消遣一下可以,对历史有个不错的框架。 汉武帝统治时间之长,对历史影响之深远,确实非同一般。独尊儒术,虽然在汉武时期并没有完全执行开来,但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开端...
评分一般吧,半天就翻完了。大致对于汉武帝的一个解说,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没有展现的很好。易中天这一整套书,消遣一下可以,对历史有个不错的框架。 汉武帝统治时间之长,对历史影响之深远,确实非同一般。独尊儒术,虽然在汉武时期并没有完全执行开来,但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开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终于奠定了未来延续千年的皇权政治和官僚政治(或许也依旧存在于当下)。而儒学也在逐渐官化,只有教化和灌输,没有思考,没有质疑,也没有批判,也就从此不再有所谓的“信仰”。相较之下,丝绸之路和卫青霍去病讨伐匈奴奠定汉室疆土则显得些许黯淡了。
评分这是继《祖先》之后又一本不错的。
评分这系列的书都相当于史论,这本从更特别的角度来论述西汉的历史。
评分这本讲了好多官制沿革,制度演变, 看着好累, 果然,还是爱看故事的????????????
评分开头写得轻盈好读,一脱离宏大叙事,对细节的追问和推演就干净利落,分析独尊儒术亦很到位;一回到理论概括,就疲态尽显,如刘安自杀后才盐铁专卖,那刘安为什么自杀?就这么滑过去了。能发现武帝封禅时间定位这么漂亮的细节,却囿于初衷无法梳理武帝的思想轨迹并纳入更多丰富细节,只能遗憾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