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勇,1959年8月生,辽宁铁岭开原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兼事地理学史研究,代表作为《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研究》和《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
本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文中用较大篇幅对田余庆先生的名篇《论轮台诏》进行回应,否定汉武帝晚年政策转向的史学定论;二、从史源学研究和后现代史学解构的方法出发,论述司马光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形象的塑造,指出其所依据的史料《汉武故事》等存在严重问题,并指出《通鉴》不能作为研治秦汉史的一般史料使用。
«论轮台诏» 是田余庆的名篇,在这篇文章中,田先生提出了两个论点: 1. 戾太子的死,是由于其性格不似武帝,且由父子关于尚武还是修文的治国理念差异造成 2. 武帝晚年已有感其穷兵黩武造成了社会动荡,借用轮台诏的发布,改变其治国理念,罢兵而休养生息,以至于“有亡秦...
评分«论轮台诏» 是田余庆的名篇,在这篇文章中,田先生提出了两个论点: 1. 戾太子的死,是由于其性格不似武帝,且由父子关于尚武还是修文的治国理念差异造成 2. 武帝晚年已有感其穷兵黩武造成了社会动荡,借用轮台诏的发布,改变其治国理念,罢兵而休养生息,以至于“有亡秦...
评分«论轮台诏» 是田余庆的名篇,在这篇文章中,田先生提出了两个论点: 1. 戾太子的死,是由于其性格不似武帝,且由父子关于尚武还是修文的治国理念差异造成 2. 武帝晚年已有感其穷兵黩武造成了社会动荡,借用轮台诏的发布,改变其治国理念,罢兵而休养生息,以至于“有亡秦...
评分 评分当年刘国忠老师带我们读《通鉴》《东汉》部分,采用的就是陈垣史源学的方法,我至今受益匪浅。现在读辛老师这本书,问题也产生自原始史料,不过是上移至西汉而已。证明《汉武故事》非真实可信的史料,这没有错,但是文中其他考证过程似乎充满了为自己辩白而厚诬对手的不直。如果就汉武晚年和戾太子的政治路线以及西汉政治形势的分析,我宁愿采信田余庆先生。
评分主要内容上课时都听过,基本认同《通鉴》中关于轮台诏的材料来源有问题的结论。但一些具体论证过程,实在让人难以信服。比如说戾太子“并没有当面否认埋藏桐人,就说明他诅咒汉武帝属事实”,照这么说,只要嫌疑人没有当面否认指控,那就是有罪了?这种推论实在欠妥。
评分前面讨论资治通鉴是否纯为“信史”,是否可以凭此孤证立论,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但确实作者也没有一手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资治通鉴的那段史料一定来自小说稗史。后面几节猜测王检根据南朝史事撰述了相关故事,则更觉得线索太脆弱了。附录很萌。
评分一、枝蔓严重。二、隐藏了许多致命的逻辑漏洞。三、求之过深,不少立论极其危险。四、汉武帝晚年转向是事实。
评分司马温公书写历史,当然有自己的“辉格笔法”。所谓汉武帝晚年忏悔的“轮台诏”,确实有被过度阐释的事实,这也印证了昭帝时代盐铁论战要求彻底改变武帝遗产的事实。辛先生说出土烽燧木觚上给皇太子写的遗诏也不是武帝,而是刘邦的,这个说法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