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鹿鸣,1981年生于上海,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2003年获得提前攻读硕士资格,2005年转入博士阶段学习,2008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对魏晋之际的诸种研究,大体是站在陈寅恪先生相关论述的延长线上加以发展、修正,运用政治集团学说所具有的利弊在这一时段的研究中也有充分的体现。自从1980年代以来,涌现了不少从个别历史事件的考证入手,通过细节的考证复原魏晋之际政治变局的佳作,本书之作亦得益于此。《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采取将政治史与家族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脉络中探讨西晋权力结构从形成到崩溃的过程,另一方面考察魏晋大族之间的政治、婚姻、交往网络,探究这一网络在魏晋政治变局中发挥的作用。
嵇康、阮籍这些魏晋名士的诗中,常常使用“神鸟”与“罗网”的意象,流露出对于毁灭自由阴影的焦虑和恐惧。“焦鹏振六翮,罗者安所羁”(《述志》)、“云网塞四区,高罗正参差。奋迅势不便,六翮无所施”(《赠秀才》)、“坎凛趣世教、常恐婴网罗”(《答二郭》)……随处可...
评分陈寅恪先生将王朝变换、权力更迭置诸社会阶层流动、地域集团演变的大背景下进行阐释,确立了此后中古史的研究范式。本书作者仇鹿鸣在这种范式的基础之上,凭借过硬的史料学功底,探赜索隐,将一些过往在过分清晰宏大的历史叙事中被淹没的暗流与细节呈现出来,并在大背景下进行...
评分 评分精彩的学术研究和写作,带给我自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之后最酣畅的阅读体验,很难想象这只是作者27岁时的博士论文,复旦本硕博8年即毕业,第一本专著就可以达到如此高度,令吾辈叹服。在陈寅恪的时代,史料信手拈来是一种独门绝技,在互联网的今天,已无门槛,但对史料的深入...
2019032:历史本有立场,历史也并非总是真相,甚至因为意识形态的干扰,历史被扭曲被改写。建立在此一共识的基础上,仇鹿鸣的这本书,就是从纷繁芜杂、真伪莫辨的浩瀚史料中披沙拣金、去芜存菁,分析历史书写的背景,以求更大程度地趋近实相。以问题为导向,以“士族”定义作为出发点,虽是政治史与家族史两条主线并行,但家族网络不仅决定了各大士族的兴衰,也造成了政治权力的结构性矛盾,是政治纷争的重要渊源,并最终导致了政权的更迭。 史论结合,缜密周翔,在对前人观点反拨与继承的基础上,完成了自身的批判性思考。
评分和制造汉武帝一书一个路子,通过史源来细细辨别真伪史料,揭示唐太宗等人对历史的具体伪造,并详细分析司马家族的权力结构兴衰原因,推翻陈大师的寒儒争斗论,五星级好书。辛,仇的书和姚狗念慈的书对比一下,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学者,谁是杜车别之类的意淫犬吠。学者之书必须语言推理分析精密,通过事实考证猛抽对方,如姚念慈辈,犬吠而已
评分呵,司马氏以狐媚取天下,外宽内忌,手段下作,西晋建国之初就暮气深重,毫无蓬勃进取之心,最后国破族灭,遭后人耻笑,也是活该! ps:三国魏晋的历史精彩绝伦,即使是平铺直叙也胜过一切艺术加工后的作品,中国上层阶级的机谋权变、尔虞我诈简直变完爆西方嘛!
评分不循因袭武断之论,颇见爬梳剔抉之功。
评分前门阀时代史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