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黄昏

紫禁城的黄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著者:庄士敦(Reginald Flemjng Johnston 1874-1938),英国人,溥仪的英文老师。在中国生活三十余年,深谙中国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与当时的风云人物接触频繁,并参与了中国宫廷的政治斗争。

译者:富强,满族,毕业于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文学硕士。曾任大学教师、自由撰稿人、编辑等。有多篇论文、小说发表,多部著作、译著问世。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庄士敦
出品人:
页数:376
译者:富强
出版时间:2014-12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51155
丛书系列:西方视野里的中国
图书标签:
  • 历史 
  • 晚清 
  • 庄士敦 
  • 回忆录 
  • 中国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庄士顿 
  • 溥仪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紫禁城的黄昏》描述了从1919年到1924年的那些特殊岁月里,庄士敦在其人生顶峰时期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其时,中国媒体针对庄士敦本人和溥仪有诸多的责难,而庄士敦所关心的,显然只是他对那些年里所发生事件的记述,可以对那些责难作出一劳永逸的反驳。为了回应对他和皇上的批评,庄士敦描绘了在紫禁城那个奇异、封闭的世界里独特而令人憧憬的生活图景。庄士敦谙熟中国历史与文化,于是,那个几近为人遗忘时代的丰富的历史细节,雪泥鸿爪般跃然于庄氏之笔端。加之,他与溥仪的密切关系,以及与那个时代许多大人物私人关系之熟稔,使得庄士敦得以对他们尽情褒贬点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庄士敦是赞同复辟帝制的,他在《紫》中谈到的理由是:中国人的心智未开,共和意义不大。 于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当时的历史实情,到底是“深入人心”还是“心智未开”? 首先我必须承认,在只看到这个理由的情况下,我是愤怒的(毕竟不是什么好话)——即使我并未生活...  

评分

文/吴情 我看这本书是很久之前的事了,那时,我刚刚看了电影《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里面一个重要人物——庄士敦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一个外国人亲历了中国最为动荡的几十年,我想,如果从他的视角来看那个时代的中国,应该会有一番别样的感受吧,正好,译林出...  

评分

评分

《紫禁城的黄昏》读后    文/郎寰    在近代来华的诸多外国人中,恐怕鲜有像庄士敦这样经历丰富而富于传奇色彩的了。庄士敦,本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1898年,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被派往香港。从此,庄士敦以学者兼官员的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四年。 ...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译者注文本较有趣,但几处与原文混为一起。 P211,第一段,看内容应为注释。 P237,第二段,“溥仪出宫几十年后”到最后,看内容也是注释。 P324,庄书结语应是323页:“他的目的是要全天下的人都明了自己的心事、都过上幸福的日子。”324页一段全是注释。

评分

晚年,他在英国买了一座岛,每日欣赏着溥仪所赐之物,并升起了满清的黄龙旗…

评分

译者注文本较有趣,但几处与原文混为一起。 P211,第一段,看内容应为注释。 P237,第二段,“溥仪出宫几十年后”到最后,看内容也是注释。 P324,庄书结语应是323页:“他的目的是要全天下的人都明了自己的心事、都过上幸福的日子。”324页一段全是注释。

评分

真是佩服我大中华文化的同化能力,生生把一个外国人同化成了一个前清遗老,夸赞郑孝胥“他不会事二主的”,对冯玉祥恨不食其肉寝其皮,不给个“文忠”的谥号实在对不起他啊。文笔很好,译者注也很好,配起来读感觉是两个八卦精在打笔架。

评分

比较好读懂,但也确实能感受到作者在自身立场上的价值偏颇,译者经常跳出来指出作者的时代局限性和自身利益点,这不也正好说明了,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