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永嘉(1931— ),历史学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明史研究专家。早年师从谭其骧、周予同、陈守实等文史名家,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著有《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刘邦与项羽》《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读史求是》等。“文革”时担任上海市写作组总负责人,曾为王 洪文讲解《后汉书》中的《刘盆子传》。

评《海瑞罢官》如果没有朱永嘉的出力,姚(文元)再有水平,也不可能写出来。

——朱维铮(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他是史学家,又为海瑞罢官、巴黎公社“历史问题” 入狱,倘有兜头反思,一定打通古今、大彻大悟。他到我seminar给研究生讲秦汉制度,携一蓝布包袱入,坐定后一层一层揭开,最里一层才是讲义,学生问“文革”起源,他要从殷周讲起。一研究生事后惊叹:“这是活在当下的古人,有古人之风!”

——朱学勤

出版者:中国长安出版社
作者:朱永嘉
出品人:
页数:50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4-10
价格:5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707797
丛书系列:朱永嘉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明史 
  • 朱永嘉 
  • 明史研究 
  • 政治制度 
  • 中国历史 
  • 政治制度源流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朱元璋为后继子孙设计了一套怎样的国家制度?为什么东宫制度不能定向培育出合格的皇帝?明代“兵将不相习”导致什么后果?分封制为什么行不通? 朱元璋铁腕治官是出于什么考虑?

本书既是一本旁征博引的明代政治制度史,又是一部出色的政治史论,有明一代的历史过程中,有得亦有失,得在何 处,失在哪里,正是本书着重讨论的问题。

书名之所以取为《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因为讲稿是以政治制度为中心,流是讲传统上的因缘关系,源是讲当时实际生活的矛盾和斗争,朱元璋的制度设计是在这两个基础上形成的。

当前讲明史书籍不少,但多是以皇权为中心,讲权力斗争故事,很少像本书一样纵横贯通,以制度史为截取面,讲一个个制度的流变以及实际的政治运作情况。作者还特别探讨了制度设计的合理性问题,对认识当前的政治制度改革很有启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已六十多年了,已积叠了不少正面和负面的经验与教训,无论前三十年还是后三十年,均是如此。了解一下明代初年朱元璋建制立法的过程,及其在有明一代发展的实际影响,对我们今后完善法制会大有裨益。

作者朱永嘉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是明史研究专家,曾得吴晗先生赞赏,后又经政治历练,老年著史,别有一种通达与穿透力。

对于任何关心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方式的人来说,《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都是一本必读书,实际上,它的内容远不止于明史,而是一部制度通史。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0年前,一位名叫张黎的导演拍摄了一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 嘉靖与海瑞》,作为中国最成功的历史题材类导演,他的能力毋庸赘言,《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大清盐商》、《军人机密》、《少帅》等均出自他的手笔。上半年,我重新看了这部剧,虽然片名有...  

评分

每一次重大事件都是一次洗牌的机会,而每一次洗牌的结果都意味着队伍站错与否。站错队伍的要出局,而站对队伍的可以继续留下。但有时,站队与站错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命运也在对与错的相互转化过程中跌宕起伏。 【配角的命运】 每一次站队都是一次生死抉择 从英宗到景...  

评分

这本书已经买到手了,刚开始是亚马逊有,亚马逊按原价卖。。过了几天,当当网已经打五折抢购了!坑爹! 这书是写《明朝那些事儿》背后的故事,但比那些事儿更实一些,我不太喜欢太能扯的书,看过去就没啥意义了。 这书读起来也不枯燥,还是蛮有趣加史料性强,放箱子底存着都不...  

评分

上一篇谈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向了远在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朱厚熜的头上,那么朱厚熜又是如何接住这个“馅饼”的呢? 与期待相反的是,朱厚熜等来的不是做皇帝的风光无限,而是前朝大臣的咄咄逼人,他经历了两场遭遇战——“进城礼仪”之争与“大礼仪”之争...  

评分

朱元璋在建国立制时,思考的第一出发点即是如何维护世世代代的皇权不受侵犯。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影响皇权的因素基本有如下5点:其一,宰相专权,这个在上一篇当中已进行过介绍;其二,后宫专权;其三,宦官专权;其四,外戚专权;其五,兵将专权。本篇主要想讨论下第...

用户评价

评分

谈史最忌讳观点不中立,夹带私货,过于直白联系当下,影响观者的联想力。虽然本是讲稿所编,朱先生言下照顾近世,观点时有偏颇,颇损本书之意

评分

作者朱永嘉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是明史研究专家,曾得吴晗先生赞赏,后又经政治历练,老年著史,别有一种通达与穿透力。

评分

由于老先生身份的特殊性,此书多突出权力斗争之残酷,又夹带许多对近现代史事的点评,至于得当与否,见仁见智。对朱元璋颇多同情,谓其布衣情结最为难得,又常哀叹皇二代官二代之败家,结合建国以来时事,其意指不言而喻。

评分

错漏百出,真犹豫要不要读下去

评分

非常棒,就是最后有点罗嗦重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