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黄仁宇 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 H黄仁宇 *三联@北京* 歷史 杂文
发表于2025-02-07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财政与税收是“大历史”的核心
评分【微信读书】用“大历史观”又审视了一遍中国历史。开阔思路但有些琐碎。
评分到元朝结束,不包括明清
评分黄仁宇一贯历史观的短章集,简洁地评议春秋到元代间组织规模与管制技术之间的矛盾。以现今的视野去总结千年,能看得长远辽阔,也能看出内在的逻辑,但这种以当下现实为终点的目光却也是缰绳,锢锁历史于固定路径中,让人生出本质主义的错觉。然而,历史成为历史那刻之前,仍旧是开放的,对于历史学家而言并无意义的那个瞬间,只能存在于诗中了……
评分黄仁宇一贯历史观的短章集,简洁地评议春秋到元代间组织规模与管制技术之间的矛盾。以现今的视野去总结千年,能看得长远辽阔,也能看出内在的逻辑,但这种以当下现实为终点的目光却也是缰绳,锢锁历史于固定路径中,让人生出本质主义的错觉。然而,历史成为历史那刻之前,仍旧是开放的,对于历史学家而言并无意义的那个瞬间,只能存在于诗中了……
黄仁宇(1918年—2000年1月8日),历史学家。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战争爆发后,时仅就读大学一年级的黄仁宇决定辍学,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期间结识田汉、范长江等人。后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凭在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所修的学分获密西根大学的取录,攻读新闻系,1954年获学士,1957年获硕士,其后转攻历史系,并于1966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剑桥中国史》、《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集体研究工作。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介绍了读中国历史,最贵通识。黄仁宇以专栏漫笔的形式,解读从先秦到元末的关键人物和时代转折,很多看来不合情理的事物,在长时期的眼光之下,拼合前因后果,都有其不得已之处,耐人寻味。中国是个大陆性格浓厚的国家,与西方和现代社会差别甚远,如何脱胎换骨,也是作者切问近思的关键问题之一。
“政治初期早熟,以熟读诗书之士人统治大量农民,无法应对变数,所以才强调均一雷同”。还是大历史观。其实我对中国古代历史一团乱麻,近代史的兴趣更大。《万历十五年》算是第一部完整看下来的历史书,其实也是因为看起来不累。黄的大历史观的一个核心概念在那本书里就提到...
评分 评分读此书令我甚觉畅快。原因有二:一是每篇从一个著名历史片断切入纵深,无长篇巨制之劳形;二是以闲谈笔调娓娓道来,且文笔凝练优美。每篇虽为断章,全书却“形散神聚”,反复探讨着一个核心问题:古代中国因赈灾治水及防“虏”的需要,在公元之前完成了统一,在政治上成为一种...
评分我读历史方面的书,应该是柏杨先生的在先,黄仁宇先生的在后,但是二位的独特的历史观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两位先生的特点,那就是柏杨“人性”,黄仁宇“政经”:) 在《河畔谈历史》中,黄仁宇先生这个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原各朝各代的兴衰,...
评分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