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1956年齣生於加爾各答,成長於印度、孟加拉國和斯裏蘭卡等地。從新德裏大學畢業後,他赴牛津大學聖埃德濛學堂研修,並獲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高希以其獨有的人類學者的知識背景和現實關懷,以及細膩入微的描寫,構成瞭當代印度英語文學重要的一部分。
著作另有《理性環》(The Circle of Reason)、《陰影綫》(The Shadow Lines)、《餓潮》(The Hungry Tide)以及“硃鷺號”三部麯《罌粟海》(Sea of Poppies)、《煙河》(River of Smoke)和《火海》(Flood of Fire)等十餘部作品。他的作品斬獲瞭包括法國美第奇文學奬、印度頂級文學奬挲訶德耶學院奬以及英國阿瑟•剋拉剋科幻奬等諸多國際大奬。2007年,他被印度總統授予印度最高榮譽“卓越貢獻奬”,並於2010年與著名作傢瑪格麗特•阿斯特伍德同獲丹•大衛奬。
•1990 年《理性環》獲法國美第奇奬
•1990年《陰影綫》斬獲兩大印度奬項:印度挲訶德耶學院奬和安娜達奬
•1997 年《加爾各答染色體》獲得阿瑟· C. 剋拉剋奬
•2001 年《玻璃宮殿》在法蘭剋福書展上獲得國際電子圖書奬
•2005 年《餓潮》獲印度重要奬項——縱橫書謎圖書奬
•2007年被印度總統授予印度最高榮譽“年度傑齣人物奬”
•2008年《罌粟海》入圍布剋奬,獲印度廣場金鵝毛筆奬
•2010年與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一同獲得丹·大衛奬
•2011 年在濛特利爾藍色都市國際文學節獲得國際大奬
•阿米塔夫·高希的作品已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
【譯者簡介】
盧雋婷,媒體人、譯者。現居上海。
◆一次抵達12世紀的埃及之旅
◆一段跨越800年關於“邊界”和“跨越”的故事
◆想象力豐富的曆史學傢,寫就隱藏在旅行者故事中的真實曆史
◆用英語寫作最負盛名的當代印度作傢,引領獨特文學流派的範本
◆一部檔案式的偵探小說、一份對現代化的反思、一位人類學者的研究記錄
------------------------------------------------------------------------------------------------------------------
【內容簡介】
這是兩位身處埃及的印度人的故事。一位是12世紀的奴隸,另一位是社會人類學者和作傢阿米塔夫·高希——他偶然從奴隸主人的信件裏發現瞭這名奴隸的存在。在這個生活於數百年前的陌生人身上,高希感受到瞭難以名狀的熟悉感。於是,他決定動身前往埃及的一個小村莊,探尋這名奴隸的故事。
------------------------------------------------------------------------------------------------------------------
【學者、媒體推薦】
高希的處女作《在古老的土地上》不是虛構文學,而是一位“想象力豐富的曆史學傢”或者說一位“具有感召力的民族誌學傢”的作品。
——杜贊奇,曆史學傢、漢學傢
這本書一部分是旅行迴憶錄,一部分是檔案式的偵探小說,一部分則是多地域的民族誌。……《在古老的土地上》重返12世紀的世界,一個連接瞭阿拉伯人、猶太人和南亞人的世界主義時空,一個尚未被西方的五百年經濟和文化擴張塑形的世界。高希為我們重塑瞭一個已然消失的傳統:南亞和中東之間的紐帶。
——《倫敦書評》
視野之開闊令人嘆服……是曆史、文化調查和遊記的多元體……引人入勝。
——《紐約時報》書評
非同凡響:一本既追溯到12世紀,又觸碰到我們自己時代的難題的旅行書。
——《泰晤士報》
動人地刻畫瞭中東曆史上一段鮮為人知故事,(本書)講述的可以是任何擁有記憶、死亡和變化的地方。
——《洛杉磯時報》
就像最好的遊記一樣,這本書同樣也是一段纔智和曆史的旅程。
——《華盛頓時報》
引人入勝的旅行故事……圍繞埃及的過去、現在及其隱喻,《在古老的土地上》刻畫瞭眾多活靈活現的人物。高希用他細緻的研究和生動的描寫,呈現齣精彩紛呈的故事。
——《舊金山紀事報》
高希是一位態度謙遜、善於接受、讓人喜歡的旅行者……對於作為觀察者的旅行作傢及其當地觀察對象之間的尋常權力關係,本書做齣瞭令人耳目一新的顛覆。
——《衛報》
采访/黄月 一头白发与黑框眼镜让印度作家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或许他本来就是,历史学家杜赞奇在读了高希的第一本非虚构作品《在古老的土地上》之后,称赞他是一位“想象力丰富的历史学家”、一位“具有感召力的民族志学家”。 高希生于印度...
評分采访/黄月 一头白发与黑框眼镜让印度作家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或许他本来就是,历史学家杜赞奇在读了高希的第一本非虚构作品《在古老的土地上》之后,称赞他是一位“想象力丰富的历史学家”、一位“具有感召力的民族志学家”。 高希生于印度...
評分采访/黄月 一头白发与黑框眼镜让印度作家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或许他本来就是,历史学家杜赞奇在读了高希的第一本非虚构作品《在古老的土地上》之后,称赞他是一位“想象力丰富的历史学家”、一位“具有感召力的民族志学家”。 高希生于印度...
評分吉卜林是我最喜欢的英国作家,他写了很多关于南亚、东南亚的故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基姆》是一部关于印度的小说。一个名叫基姆的印度流浪儿,父亲是驻印英军的爱尔兰士兵。基姆被一位扮作人类学家的英国情报官看上,让他混在牲口贩子当中传递情报。旅途中,他遇到一位来自...
評分吉卜林是我最喜欢的英国作家,他写了很多关于南亚、东南亚的故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基姆》是一部关于印度的小说。一个名叫基姆的印度流浪儿,父亲是驻印英军的爱尔兰士兵。基姆被一位扮作人类学家的英国情报官看上,让他混在牲口贩子当中传递情报。旅途中,他遇到一位来自...
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傢、外齣務工群體、鄉村世界的秩序、單一或多元現代性、世界主義者。從埃及到印度的田野調查與曆史之旅,不僅僅是一個讓中國讀者感到莫名熟悉的故事。
评分實在是喜愛這位印度人類學傢的筆觸!曆史洪流下,太多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瞭,書末看到這句話時感動得不行:“你把水壺放在爐子上,而裏麵的水隻夠你一個人喝,這一定讓你想起瞭你離開的每一個人。” 讓人又愛又恨的埃及人。
评分“曆史綫”裏那些最早開始通商、旅行、衝破族群藩籬的年代,是猶太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尚能友好融閤的年代。“田野綫”裏的埃及農村卻已經完全進入單一的甚至令作者睏惑的進步主義敘事框架。典型的人類學視角。另外能明白為何某小朋友覺得更像曆史小說。
评分2017.009 寫法很特彆,兩條敘事綫相互交錯,一條是作者高希(印度的人類學博士)於80年代在埃及農村做田野調查的經曆,另一條是他通過8個世紀前留下的私人書信追蹤一名印度奴隸的故事。特彆喜歡其中田野調查的部分,傳統的穆斯林對印度教的無知讓作者飽受誤解和偏見,寫得真實而生動,讓人忍俊不禁。
评分還是有很濃厚的人類學味道 講埃及田野的部分很多對話讓人想起努爾人裏的經典對話 結尾時候的迴訪 看到年輕人們的狀況又和我的涼山兄弟有類似之處 被現代性裹挾 個人覺得田野綫比曆史綫寫得好 更生動自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