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撒冷

耶稣撒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莫桑比克]米亚·科托
出品人:中信·大方
页数:277
译者:樊星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5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89739
丛书系列:米亚·科托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米亚·科托
  • 莫桑比克
  • 小说
  • 非洲文学
  • 非洲
  • 外国文学
  • 长篇小说
  • 诺贝尔奖候选人
  • 宗教
  • 历史
  • 城市
  • 圣经
  • 信仰
  • 犹太教
  • 耶路撒冷
  • 圣城
  • 圣经地理
  • 基督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五个男人,一头母骡。一段等待上帝道歉的时间。

“他躲开了世界与他人,却无法逃离自己。”

当今非洲葡萄牙语文学 响亮的声音

狂揽多项文学大奖 直指诺贝尔

不同于我以往读过的任何非洲文学。

——多丽丝•莱辛(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在这部精妙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每一页,我们都感受到阅读科托的快感,它出现在每一处语言从“规则”令人窒息的控制下偷跑的瞬间。

——《纽约时报》

一些评论家称科托为“走私作者”,他像词语的罗宾汉,从其中偷出意义,再用到每一种语言里,让两个明显分隔的世界能够交流。在他的小说里,每一行都是诗。

——纽斯塔特文学奖颁奖词

莫桑比克内战结束后,希尔维斯特勒的妻子意外去世,他在极度悲痛中举家迁往野兽群居的偏远地方,取名“耶稣撒冷”,在那里等待上帝的道歉。和他一起的有小儿子姆万尼托、大儿子恩东济、饱受战争创伤的老战士扎卡里亚、与外部世界的唯一联系阿普罗希玛多,以及希尔维斯特勒的性伴侣——一头名叫泽斯贝拉的母骡。

为了彻底抹去丧妻之痛,希尔维斯特勒造了另一个地狱。耶稣撒冷是一个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否认时间、否认记忆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学着不再哭泣和祷告,远离时光之河,将女人和外来者视作家族的仇敌。哥哥恩东济一生想要逃离父亲的牢狱,他偷偷教导姆万尼托用识字和写作的方法重获记忆。直到白人女性玛尔达闯入耶稣撒冷,揭开母亲的真正死因之后,耶稣撒冷终于开始分崩离析。

作者简介

米亚•科托(Mia Couto),莫桑比克诗人、小说家,当今非洲葡萄牙语文学的中坚力量。十四岁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已出版作品三十多部,译成二十三种语言,长篇小说处女作《梦游之地》入选“20世纪最伟大的12部非洲小说”,2013年获葡语文学最高奖项卡蒙斯文学奖,与萨拉马戈同等殊荣;2014年击败村上春树,获得有“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2015年凭《耶稣撒冷》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2017年,最新作品《母狮的忏悔》入选都柏林文学奖短名单,被认为是近年来诺贝尔奖最有力竞争者之一。他开创性地将葡萄牙语与莫桑比克民族性相融合,使非洲文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生机。

译者简介

樊星,北京大学葡萄牙语专业助理教授。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葡萄牙语专业,2012年至2017年赴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学习,先后取得文学硕士与文学博士学位。译有《巴西:未来之国》《奇迹之篷》《金卡死的两次死亡》等作品。

目录信息

第一卷——人类
我,姆万尼托,调试寂静的人
我爸爸, 希尔维斯特勒·维塔里希奥
我的哥哥,恩东济
阿普罗希玛多舅舅
军人扎卡里亚·卡拉什
母骡泽斯贝拉
第二卷——拜访
现身
女人的信纸
驱逐的命令
第二份信纸
疯狂
杀人指令
第三卷——揭示与回归
告别
一颗适时而来的子弹
不动的树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耶稣撒冷》借鉴《圣经》特别是《创世纪》的场景及故事,描述一个期待救赎的悲伤故事。先从耶稣撒冷的由来谈起,讲述希尔维斯特勒一家因欧洲葡萄牙女人的闯入导致耶稣撒冷的崩塌最后重返城市生活的故事。全书萦绕着淡淡的哀伤气息却又轻盈不沉重。结尾中姆万尼托说世界还没有...  

评分

评分

评分

《耶稣撒冷》借鉴《圣经》特别是《创世纪》的场景及故事,描述一个期待救赎的悲伤故事。先从耶稣撒冷的由来谈起,讲述希尔维斯特勒一家因欧洲葡萄牙女人的闯入导致耶稣撒冷的崩塌最后重返城市生活的故事。全书萦绕着淡淡的哀伤气息却又轻盈不沉重。结尾中姆万尼托说世界还没有...  

评分

《耶稣撒冷》借鉴《圣经》特别是《创世纪》的场景及故事,描述一个期待救赎的悲伤故事。先从耶稣撒冷的由来谈起,讲述希尔维斯特勒一家因欧洲葡萄牙女人的闯入导致耶稣撒冷的崩塌最后重返城市生活的故事。全书萦绕着淡淡的哀伤气息却又轻盈不沉重。结尾中姆万尼托说世界还没有...  

用户评价

评分

激情澎湃。。。然后读着读着就索然无味了

评分

很诧异莫桑比克的作家,居然对语言创新这么着迷,而且是非常清晰,语言的命名和隐喻两方面功能在叙事上的威力,虚构一个词语,一个地名,有时候就是虚构了一个世界,比如耶稣撒冷,这个地图上不存在的地方,之后就会因为这个命名产生叙事。在虚空命名的地方里,如果加上记忆和遗忘,以及重新认识世界,那这个空间就成了一个叙事永动机了,你永远可以有讲不完的事情,只要你愿意。所以我会想到另一个隐喻高手布劳提根的小说《在西瓜糖里》,西瓜糖,也是一个布劳提根虚构的地方。最近老读到一些冷门国家的文学,伊拉克,莫桑比克,以色列。

评分

3.5星。也许十年前会喜欢这种过度抒情的叙述,但是整体而言过于轻飘飘了,感受不到对于其中女性受害者的悲悯。被侮辱与伤害的女性,和饱经内战摧残的非洲土地一样,更多是作为一种符号而体现的。

评分

3星半。翻译加分。narrative很成熟。对在父权社会下女性和男孩的同情, 莫桑比克的内战,国际组织的介入,经济发展全球化与地区的矛盾,一个家庭的悲剧,失去与寻找,关于爱,这些如此简洁清晰地融合在一起,还是一本page-turner很厉害了,但就是没有被这个故事打动也不知道为什么,是最近不太喜欢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吗?

评分

3星半。翻译加分。narrative很成熟。对在父权社会下女性和男孩的同情, 莫桑比克的内战,国际组织的介入,经济发展全球化与地区的矛盾,一个家庭的悲剧,失去与寻找,关于爱,这些如此简洁清晰地融合在一起,还是一本page-turner很厉害了,但就是没有被这个故事打动也不知道为什么,是最近不太喜欢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