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寻找人体死亡的标志,彼得·霍布森医生监测临终病人的脑电波,却无意中发现了“灵魂”,世界因此陷入伦理纷争。为进一步研究,他复制自己的思想编写成三个电子人格:第一个人格抹去了所有关于物质世界的知识,用来证实灵魂的存在;第二个删除了生老病死的概念,用来证明永生的可能;第三个原封不动,作为基准参照物。
然而随着实验的进行,和医生曾有过节的人竟陆续意外死亡,同时三个电子人格也不见了踪影。他该如何为自己洗清嫌疑?又该如何抓住消失在茫茫互联网中的电子人格?时间紧迫,彼得·霍布森开始了一场与自己的赛跑……
罗伯特·索耶(Robert J. Sawyer,1960-),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自1990年以来,已经出版了二十多本长篇科幻小说,作品获得雨果奖、星云奖等多种科幻奖项,被誉为“加拿大科幻的教长”。
索耶的科幻小说涉及多种题材,从电脑狂魔、恐龙复活、时间旅行,到平行时空、太空侦探,想象奇伟,异彩纷呈。其代表作除《终极实验》外,还包括《金羊毛》《计算中的上帝》《星丛》《原始人类》等。
对于喜欢终极题材的读者来说,这部书的一些思考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不过就像罗伯特·索耶小说一贯风格那样,这本书也囿于基督教文化背景之下,结尾少不了暗示一些和一神教有关的东西,对于非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来说,可读性和认同感要大打折扣。
评分索耶的书还是太好莱坞既视感了。
评分【藏书阁打卡】现在这个AI已经炒得火热的时代再看这本小说,显得有些简单了。但其实作者只是借用这个设定来讨论宗教里的灵魂和道德问题。人物设置里面,专门把“冷面科学家”设定为一个信仰模糊的穆斯林,也许这样可以摆脱基督教背景的思考。整个故事以中年危机婚外出轨再加上穿针引线的谋杀悬疑展开。不剧透地说,女警的角色工具化明显,没什么特别的个人色彩。杀与被杀犹如被雇用的高大杀手,有一瞬间发现他是一个终结者T800,并不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不过这个终结者爱钱。三个人格的讨论是作者对人之为人的思考,最后一个部分专门设想了灵魂飞升的世界,从这个世界的描述来看,索爷是一个自然神论者,基督教背景之下的,不知道他做不做礼拜。更有探讨价值的部分在每一个章节最后附上的新闻片段,在发现了人具有灵魂波之后的世界的反映。
评分前大半本都好无聊啊,想弃。
评分京东
评分记性再差我也肯定一直记得这本书 能在一篇故事里说出这么多概念太厉害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