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利菁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特殊教育硕士,主修情绪障碍。
曾担任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老师、高中主任辅导教师。
作者辅导过各类“问题孩子”,有些孩子是生活或学习方面存在问题,有些孩子则是有特殊障碍。但不论问题简单或复杂,作者永远正向看待每个孩子,并且经常提醒家长,教养孩子不能求快,一见到孩子的缺点便用力批评、纠正,而要把眼光放远,以目标为导向,循序渐进地教导。只要父母肯下工夫,没有无法解决的难题。
“你不知道啊,就算我使劲催,他也要把作业拖到非写不可的那一刻,真是让人崩溃……”
“看着他慢吞吞的磨蹭劲,我真想把他的笔抓过来自己写,我怎么生了这样的孩子啊……”
“各种方法都试了,物质奖励、威逼利诱,但他就是不行动,真拿他没办法!”
台湾心理咨询师和亲子教育专家童利菁告诉我们:停留在出现问题的思维水平上,不可能解决出现的问题。如果不挖掘孩子拖延背后的心理因素,“催”只能让孩子更慢,父母更抓狂。
其实,每个拖延的孩子内心并不想拖延,甚至会因为拖延而恐惧和焦虑,他们也担心做不好招来责罚,影响自己在父母和老师面前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削弱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力。
本书从儿童情绪科学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孩子焦虑和恐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拖延问题。这样,大人才不会为孩子抓狂,孩子也能健康开心地成长。
书中所有的诀窍,都是亲子沟通的重要跳板,让你和孩子的感情更加亲近,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去看8个月的侄子。我逗逗他,他就笑。我不跟他玩,他会睁大眼睛听我们在说什么。忽略他太久了,他就会大叫。他认得我吗?不认得。我嫂子说,放心吧,他也不认得我们。孩子每个阶段对待父母的态度不一样,但是父母对待孩子却是从始至终的陪伴和关爱,虽说如此...
评分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所有家长都面临的问题,并且许多问题都变成了难题。初为人父之后,我也常常被孩子的教育问题所困扰。面对孩子表现上不如意的地方,常常是焦虑、暴躁和自责交织着,既有对孩子教育无能为力的感慨,也有发怒后的自责。而伴随孩子慢慢地成长,孩子在成长中...
评分网络上对拖延症这种人人得而恨不得诛之、却又总是奈何不了的坏习惯,给出了众多解释,总结起来是:①习惯性拖延。这是与生俱来的,不到DEADLINE,绝不去完成;②不想做。因为事情太难,而答案总是呼之不出。 据我妈说,我小时候绝对是拖延症的严重患者。我小时候学习成绩虽然...
评分再过一个月,我的小宝宝就要来到这个世界。我很恐惧分娩之痛,但更让我恐惧的则是怎么让他长大了不怪我。 这个心理阴影大部分来自我和我爸长期的拉锯战。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很困惑一个问题:我爸到底爱不爱我?因为,很多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纠结的,不明确的,我问过好...
评分父母要花点心思,找到孩子的“行动开关”,制定奖励型规则,并给予细节引导,同时帮助孩子平息内心的慌张与焦虑,教导孩子放弃“完美”,追求“卓越”,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评分不管年龄!人总是各有各的恐惧而不能及时处理心中的情绪.然后就拖拉起来了!
评分拖延症这种病要从小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期也没有关系,什么时候都不晚。虽然是一本亲子书,但是对于很多成年人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本书按照孩子拖延的原因作为分类,介绍了拖延症的原因,表现,应对措施。对于父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评分要学会从小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看到孩子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对于孩子来说,绝大多数事情都是第一次去做,这对他们来说,困难程度很高。
评分2018已读4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