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谱名南常泰,浙江乐清人,学者,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柳市区地团乡地团叶里。1949年春赴台湾后,相继任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等教授[1]。1960年,胡适读了《楞严大义今释》,表示赞许[2]。1966年,南怀瑾在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邀请下,到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2]。《论语别裁》1976年出版,香港、新加坡也争相翻印[2]。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晚年在江苏太湖大学堂传道。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于2012年9月29日在苏州逝世。
无论是国学,还是西学,大凡受过高中教育的人,都会对之保持一种微妙的兴趣。一方面,大家已在高中语文及英语的课堂上浅尝过它们的精粹,初识其微言大义,似懂非懂之间,更加不明觉厉,即便离开了中学课堂,仍然对其喜爱有加,欲罢不能;另一方面,高中毕业之后,不论是继续接...
评分寒假回家重新翻了翻,作为给不读古籍的年轻人做个入门指引,随便聊聊中国古代文化轶事还行,毕竟南老先生的优点是随和轻松,读起来压力比较小。但是《孟子旁通》这本书跑题跑得太厉害,对孟子原书思想的阐述在书里反而占不到主要地位,都被东扯西拉的故事给搅和了,要想正儿八...
评分无论是国学,还是西学,大凡受过高中教育的人,都会对之保持一种微妙的兴趣。一方面,大家已在高中语文及英语的课堂上浅尝过它们的精粹,初识其微言大义,似懂非懂之间,更加不明觉厉,即便离开了中学课堂,仍然对其喜爱有加,欲罢不能;另一方面,高中毕业之后,不论是继续接...
评分无论是国学,还是西学,大凡受过高中教育的人,都会对之保持一种微妙的兴趣。一方面,大家已在高中语文及英语的课堂上浅尝过它们的精粹,初识其微言大义,似懂非懂之间,更加不明觉厉,即便离开了中学课堂,仍然对其喜爱有加,欲罢不能;另一方面,高中毕业之后,不论是继续接...
随着南怀瑾先生一点一点了解我们古代的圣贤,了解我们的文化。
评分从《史记》中了解人物经历的做法,颇受启发
评分以前从教科书里了解的孟子,觉得这是个固执抱着贞洁牌坊不知变通的老学究,所以才会说梁惠王:直不百步耳。所以才会说: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 但读过南怀瑾先生讲的《孟子旁通》,才知道这其实是一位有原则有情怀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好夫子。他有原则,他的原则就是他坚持的仁义,他坚持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对待他的原则,他寸步不退。但他对待梁惠王、齐宣王苦口婆心的教育,又充满宽容与让步,就好像一个无力的家长徒劳的一次又一次抓回贪玩的孩子督促他们学习,变着法子想把他们引向正途,不是一味的批评,而是费尽心思启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最后感慨一下,文人最好的年代就是春秋战国和宋朝,那时候还有君主愿意执弟子礼待有才华的大家,文人傲骨还没有丢。除此之外,文人不过是帝王的家奴而已。
评分觉得不够深刻呀
评分从《史记》中了解人物经历的做法,颇受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