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会

白事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自然,生于70年代,现居天津。从2015年11月起在豆瓣阅读写作,迄今已发表作品《白事会》(9.0分)、《凡人皆有一死》(9.4分)和专栏《白事会:第二季》(9.4分)。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 豆瓣阅读
作者:自然
出品人:
页数:2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0
价格:2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6170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死亡 
  • 故事 
  • 短篇集 
  • 文学 
  • 中国 
  • 随笔 
  • 豆瓣阅读 
  • 散文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死让任何人安静,我把他们整理整齐,就好像把一盆花草摆弄得更好看。“

☆ ☆ ☆ ☆

天津人口中的“大了”,更体面的说法是入殓师,

他是嘈杂的白事中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的总指挥,

帮人们把死,这件人生最困难的事,打包了结。

本书收录47篇大了亲历故事,

他讲死亡,更是在讲由此折射出的最真实的人生,

有哭,有笑,也有哭笑不得,

这里所有的文字,你就当用眼睛看一场相声吧……

------------------------------------------------------------------------------------------

【作品看点】:

★第三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非虚构组优秀奖,长期盘踞原创榜单首位,一部总评分高达9.0的奇怪作品!

★作者自带特有的诙谐,以超脱的姿态讲述了那些由死亡折射出的人间百态,背后却是深深的悲悯。

------------------------------------------------------------------------------------------

【读者评论】:

“白事是个严肃而又沉重且相对禁忌的话题,但作者通过几十个故事,展现了或荒诞或温情的一面。”

“相对蛮口语化的,没有刻意地煽情,这一点很好;另外就是自嘲精神,有贫气的气质。明明很煽情、很伤感的时候,为啥突然犯扯、贫气一句呢?这就是天津人的自娱精神。”

“故事讲得格外接地气,却很难得的不带流气。立意自然,不鸡汤。用词精简,不罗嗦。比有些做作的文字清新太多。大了简直是人形故事库,民间宝藏啊。请再接再厉,继续挖掘。”

“很短小的故事,本以为会有点吓人,没想到看完了之后不仅对一个特殊的职业有了浅显的了解,更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大了(liao,第三声),一个专门打理白事的职业,我第一次知道,是从这本《白事会》上。 大了,这一个专门跟死亡打交道的职业,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体验?《白事会》就这样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窥见了这个特殊职业见证下的世间的悲欢离合。 这不是一本编造的小说,而是作者采...  

评分

《白事会》并不是一本特别的书,托马斯·林奇的《殡葬人手记》、青木新门的《纳棺夫日记》讲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故事。但我十分喜欢这本书的文风:作者见惯了死亡,笔触却出乎意料地温情;死亡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作者的口吻却带有戏谑和幽默。《白事会》的副标题是“死是个游戏”...  

评分

“最近几年这几场大殡,高英培、王世臣、侯宝林、马三老;后来的侯耀文、李文华、马季、张文顺,这都够瞧的,轰动一时。马季先生追悼会当天,人非常多,秩序一度混乱。相声演员郝爱民从花圈下钻过去,四个保安,当即把郝先生生擒活拿,怎么钻进去的,怎么给顺出来了”。第一次...  

评分

评分

文图 / 左叔 公众号:iLeftFM 看到《白事会》的标题,其实就能猜出这是一本与死亡相关的书。长久以来,死亡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一个禁忌话题,所以专门写死亡的书不多,也许我这样表述不对,或许应该换成我读过专门写死亡的书不多。 在读《白事会》之前,我印象里专门写死亡的书是...  

用户评价

评分

已购,准备丢掉。文笔奇差!几乎摔书而去。这倒也罢了,关键是内容太知音风了吧,透出一股用死亡话题迎合读者的煽情味道。作者不过借入殓师的身份写了一段又一段鸡汤故事,从中完全体现不出入殓师这个职业的专业性。如果作者真是祖传的大了,那眼下的写法和茶馆闲谈相差不多,没什么意思。如果作者连自己是大了的身份都是虚构的话,那就更没什么意思了。从没碰到与期待落差这么大的作品,评分还出奇地高,一句话,估计还是我自己出了问题。

评分

看看短评以为跟我看的不是一本书,又或者作者有什么梗我不知道的...

评分

这个评分不是豆瓣刷的吗

评分

死是一个游戏。死人是一棵植物。中国文化只谈生不谈死;中国教育也缺失两堂课:性与死。

评分

作者布局到位,引人入胜。单个故事读起来偏向白事带来的家常里短,但还是带出一个哲学命题,我们自己如何看待死亡。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时间紧任务重”人这一辈子不就这样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