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历史哲学文集(注释版)

康德历史哲学文集(注释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称“开普勒改革”)。

李秋零,河南唐河人,1957年生,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专著。译有《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康德书信百封》、《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从黑格尔到尼采》、《不合时宜的沉思》、《神学与哲学》等三十余部西方学术名著。在中外学刊发表《中世纪神秘主义神学的难题与出路》、《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与中国老庄哲学》、《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康德何以步安瑟尔谟的后尘?》、《神学与文化的互动》、《古希腊哲学解神话的过程及其结果》、《基督教理论化的起因及其结果》、《汉语神学的历史反思》等数十篇论文。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 伊曼努尔·康德
出品人:
页数:220
译者:李秋零
出版时间:2016-8
价格:CNY 3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85286
丛书系列:康德文集·注释版(2016版)
图书标签:
  • 康德 
  • 哲学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历史哲学 
  • 近需 
  • 自由主义 
  • 电车 
  • 政治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收入康德历史哲学全部相关著述,含《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理念》、《人类历史揣测的开端》、《关于在地上逐步建立善的原则的统治的历史观念》等十篇文章,书中所收入的文章均由译者增译了《科学院版编者导言》和科学院版编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译者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原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提 要:国家是人类为了走出无序的自然状态而契约出来的共同体。这种契约行为隐含着三大原则:首先是确认每个成员都是自由的,否则契约就是没有意义的,因而每个人都拥有“应当被所有他人允许按其可普遍化的意志行动、生活”的“自由空间...  

评分

此书最后一篇《论通常的说法:这在理论可能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分三个部分驳斥了题目中的这一说法。其中第一部分是从个人道德层面分析,核心是义务对于幸福的优先性。之前说到道德是获得幸福的手段,还是为了善的世界的问题,康德恰恰就是在这两者之间辨析,所以...  

评分

摘要 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以自然的合目的性作为保障,构建起了以共和制、自由国家联盟和世界公民权利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一体系的真正根基在于康德对人之自然权利和道德秉赋的尊重。人的自然权利构成人之社会权利和国家之国际权利的最初依据,人的自由意志和实践理性的...  

评分

第一篇、在世界公民的观点下的普遍历史之理念 历史记述意志的现象(即人类的行为)。 历史中如果存在理性线索,那么它只能是合乎自然的,而不可能是合乎个人计划的,因为历史中的个人并非出于纯然理性的目标而行动。 如果能够找到历史中合乎自然的理性线索,那么撰写一种普遍历...  

评分

“日子是时间的孩子。” ——康德 辛亥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拥有豆瓣账号的每一个人一定都知道它。而周年的纪念大约也是人的一种本性,通过标榜自己对历史的记忆来彰显当下的情怀。于是当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  

用户评价

评分

针对阅读起来难懂晦涩的康德,从这篇宣言式的文章——《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作为原著阅读轨迹的开始,无疑是相当恰当的。从中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康德先生最易人琢磨的精神气质。也正是康德,最具预见性地看出了启蒙运动的极化倾向以及后续的反噬自身,这一点上来看,康德始终是人本主义与自由主义贯彻最彻底的那一个。尽管今天的人类正面临着“过度启蒙”的精神困境,但毋庸置疑,在那个时代,康德先生无疑占据了绝对的思想高度和统筹位置。“Sapere aude(要敢于认识)!这就是启蒙的格言。”

评分

针对阅读起来难懂晦涩的康德,从这篇宣言式的文章——《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作为原著阅读轨迹的开始,无疑是相当恰当的。从中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康德先生最易人琢磨的精神气质。也正是康德,最具预见性地看出了启蒙运动的极化倾向以及后续的反噬自身,这一点上来看,康德始终是人本主义与自由主义贯彻最彻底的那一个。尽管今天的人类正面临着“过度启蒙”的精神困境,但毋庸置疑,在那个时代,康德先生无疑占据了绝对的思想高度和统筹位置。“Sapere aude(要敢于认识)!这就是启蒙的格言。”

评分

尽管康德早经无数后人的批判与解构,而“启蒙”这一概念在二十世纪后也益愈无法维系自己的超然地位;但《何为启蒙》一篇中不可掩盖的思想激情,却依然有其不朽的意义。康德摈弃以任何目的或动机为基础而建立义务抑或道德律令的绝对地位,这本质上仍是一种取消其余一切目的的目的性,而这种目的性实则建立于对人类整体的进步必然性的赌注之上;康德对永久和平的设想是如此具有吸引力,而这又让我们必须反思:为何迄今为止其设想在现实中依然显得如此渺茫;而这绝不仅仅需要认识“现实”本身所带来的种种条件和限制。

评分

这个任务是所有任务中最困难的任务;甚至它的完全解决是不可能的:从人性的曲木当中,加工不出任何完全笔直的东西。惟有接近这个理念,才是自然责成我们的。自然当做最高意图的东西,即一个普遍的世界公民状态,作为人类一切原初禀赋在其中得以发展的母腹,总有一天将实现。

评分

针对阅读起来难懂晦涩的康德,从这篇宣言式的文章——《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作为原著阅读轨迹的开始,无疑是相当恰当的。从中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康德先生最易人琢磨的精神气质。也正是康德,最具预见性地看出了启蒙运动的极化倾向以及后续的反噬自身,这一点上来看,康德始终是人本主义与自由主义贯彻最彻底的那一个。尽管今天的人类正面临着“过度启蒙”的精神困境,但毋庸置疑,在那个时代,康德先生无疑占据了绝对的思想高度和统筹位置。“Sapere aude(要敢于认识)!这就是启蒙的格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