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行家,男,1978年生人,现居哈尔滨,网易博客 “阿莱夫”作者,为一些报刊和网络媒体写过专栏。非职业作者。
人们声称,这是个写法、读法都在跟随传播改变的年代。网络能令人人得以自己为中心,得以发声和表态。然而作者从博客的兴起写到衰败,觉得花样翻新下,读与写并没有改变,只是态度均放松了一些:他随意记的见闻家事,随口编的故事,不时发些卮言妄语,并无主观故意“写作”,且不发算负担任何立场和载道的责任。如果硬找一点儿价值,就是写给眼前的这个世界,可以和活在现在的人交换一点儿念头。他在中文过往中寻获了笔记这一随意的叙述方式为自己辩护,读者不容易读到完满、精洁、闭合的文本,大多是些碎片,时隔几年,又浮了一层过时的信息沫子——若说当真有些新的写法,也不过如此。为此,作者希望在被阅读之前,就获得原谅。
生命的贵重,人世的哀伤。极冷的眼,极诚的心,在这人世间游来荡去,东张西望……
这是贾行家(博客名“阿莱夫”)的第一本散文集,三十余篇,化作“人”“世”“游”。以哈尔滨等东北城市为背景,描画其祖辈、父母、亲友、邻居等各种人的运命,和这人世的污浊、美好、哀伤,记录下生命的无奈和庄严,卑微与贵重,为那些被剥夺被轻贱被凌辱被无视的人们、生活、城市招魂。无论尊卑贵贱,我们皆走在一段尘土中的路程,直到归于尘土。
文字看不进去,一开始还以为自己的阅读能力下降的厉害。 书是看他一席演讲后买的,读了三篇,发现几个问题:作者运句,喜欢一个句子放好几个主语,上半句讲他爸,下半句讲他妈,又故意省些略代词,让人混乱。句子与句子之间主语跳跃得厉害,东拉西扯,转承突兀不流畅,读的费力...
评分贾行家签名的《尘土》购于读库,之前在一家微信公号应该听说过,不过心里就有那么一点敏感而已,看到读库上架毫不犹豫的拿下,出于信任。 果然不负我望,哈哈。书衣是附尘的灰白,内里确实漆黑,两行字“尘土中的路程,直到归于尘土”设计上也不是规矩的排列,而是宽窄不一,似...
评分有时候会羡慕很有才华的人,还有很努力的人,这些人真的很厉害。最羡慕的还是一些克制的人,贾行家在《尘土》里面说:“人应以姓名为限,对轻慢加以克制。”他所写的人大多克制,也很平和。他的叙述风格很理智,像一直在抽身事外。站在上帝视角的话,俯瞰众生不知道是一种什么...
评分这片土地盛产苦难,也不缺挠拉着胡乱活着的人。胡风当年在萧红《生死场》后记里写,“蚊子似的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用了自己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种出粮食,养出畜类,勤勤苦苦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底威力下面”。几十年过去了,生死场仍...
评分贾行家不仅仅是老乡,而且还是一个高中的学长。只是他植根在哈尔滨的土地上,而我漂泊在北京。 尘土是故乡的尘土,虽不似呼兰河传那般细腻,缺可以把我待会儿时的哈尔滨和同样是闯关东来到东北的那个大家族,回味七大姑八大姨的乡愁。 尘土终将会尘归尘,土归土。我们似乎并不...
好的地方是真的好,用力的地方也是真用力,读的时候脑子里会浮现这样的画面——瘦弱的文化人非把家族的命运、衰落的城市往自己肩上扛,咬着牙抖着手额头露着青筋的,旁边人看到都想上去劝劝:您歇歇,喝口水……
评分以前几次在网易和公众号上看阿莱夫都看不下去,看《尘土》,依然如此。没有演讲的时候会说人话,而是竭力将最简单的事情用最晦涩(而非艰深)的方式表达。我不喜欢这样便秘式的用力写作(还如此的个人化),让所有人都跟着他拧紧眉头之乎者也。最难的最好的是举重若轻,而不是相反。
评分在这人生光景里,大家的路途已经走得七七八八。沾染一身泥巴的我们,总会有那一刻,在一起晒太阳吹风,让尘土干燥掉落。然后咀嚼着说,你也是行家啊。
评分想把世界上所有的星星都给作者。
评分不是拒绝,是考量读者是否愿意潜进一个人经年的路程。这是生活经验的写作,也要求读者必须有一方面的经验阅读。故而文字难说是上乘,有局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