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满族,爱新觉罗氏,字元伯,又作元白。北京人。教育家、文物鉴定家、书画家、诗人。1912年7月26日生。1933年,辅仁大学附中,国文教员。1935年,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1938年起,辅仁大学国文系,为讲师、副教授。1952年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2005年6月30日逝世。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是作者在北京大学数次关于艺术理论讲演的汇集。共十讲,分别是听香,看舞,曲径,微花,枯树,空山,冷月,和风,慧剑,扁舟。本书不是对艺术理论做逻辑推演,而是到鲜活的艺术之中,去寻找理论的“歇脚处”,所以它既是理论的,又是感性的,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艺术的相通之处。这种美学论著的写法与宗白华先生一脉相承,在当下却具有独特的个性与韵味。因此,此书从出版至今,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一版再版。
也许对终日浸溺其中的人来说,这本书只是皮毛?但是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却宛如盛宴一般叫人惊喜不已甚至贪婪。最喜欢的是本书涉猎面极广,诗,词,曲,书法,园林,花鸟,山水,篆刻,禅,哲学,音乐,等等中国艺术的种类都交杂在一起,正是我喜欢的大杂烩一样的好东西。更...
评分在上海福州路古籍书店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完全是被封面和衬页吸引住的——很唯美,很具有古典的风格,不过看上去也很脆弱。以至于我小心翼翼,特地包了书皮。 就如清初学者强调的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史、哲,乃至美学,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所以...
评分也许对终日浸溺其中的人来说,这本书只是皮毛?但是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却宛如盛宴一般叫人惊喜不已甚至贪婪。最喜欢的是本书涉猎面极广,诗,词,曲,书法,园林,花鸟,山水,篆刻,禅,哲学,音乐,等等中国艺术的种类都交杂在一起,正是我喜欢的大杂烩一样的好东西。更...
评分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向以为美是一种直觉,一种顿悟,是无法用文字去细细描摹,就好像我们无法用双手去摩挲天边的明月,无法用语言去吟诵佛法的真谛一样。直到翻开美学大师朱良志先生的《曲院风荷》一书,我才发现美原来也是可以这样娓娓道来的,她那不再可望而...
评分《曲院风荷》是朱良志先生艺术理论文集,分十章,每章题目同文集的题目一样,雅致清新,分述了中国艺术的几个核心问题:形神问题、动静问题、含蓄、小中见大、大巧若拙、虚实问题、冷寂、和谐、妙悟以及写意传统。 朱良志显然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将其打通,除却诗书画印的...
启功先生文革前讲“古典文学作品选”的讲义。这个东西就像扑克牌,没有了玩牌的人,空有一副牌就没有多少意义了。没有了启功先生活灵活现地讲课,这么一册讲义的价值就很有限了。
评分不与朱公比美
评分作者的哲学思辨能力有限。对中国古代的美学概念缺乏清晰的定义,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也是混乱的:常把不同的事物放在同一个概念下讨论,比如第六讲谈到“虚实”的问题,从绘画的“空灵”,谈到建筑的亭子的虚空。第六讲的“虚实”和第三讲的“含蓄”有部分内容重叠,不知为何分为两讲。很多举例不贴切,比如第三讲的李渔西湖湖船设计,和要说明的“含蓄”的原则毫无关系,潇湘八景则被莫名其妙地放在讲“和谐美”的部分里。
评分作者的哲学思辨能力有限。对中国古代的美学概念缺乏清晰的定义,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也是混乱的:常把不同的事物放在同一个概念下讨论,比如第六讲谈到“虚实”的问题,从绘画的“空灵”,谈到建筑的亭子的虚空。第六讲的“虚实”和第三讲的“含蓄”有部分内容重叠,不知为何分为两讲。很多举例不贴切,比如第三讲的李渔西湖湖船设计,和要说明的“含蓄”的原则毫无关系,潇湘八景则被莫名其妙地放在讲“和谐美”的部分里。
评分艺术作品中流露出中国哲学意味,一阴一阳之为道,有限包裹着无限,静心阅读,体悟生命的活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