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C·曼恩 作者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大西洋月刊》《科学》《连线》杂志和《国家地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报纸撰稿人。曼恩曾三次进入美国国家杂志奖决赛,被美国律师协会、美国物理研究会、阿尔弗雷德·P·斯隆基金会和兰南基金会授予过与写作相关的奖项。他曾出版的畅销书有:《1491:前哥伦布美洲启示录》和《1493:从哥伦布大航海到全球化》,系统讲述了美洲的历史以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全球化过程。
丽贝卡·斯蒂福夫 改编
丽贝卡是一位知名作家,但她更致力于为青少年读者编写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书籍。她已成功改编了数十种里程碑式的作品,包括:霍华德·津恩《美国人民的历史》,贾雷德·戴蒙德的《第三种黑猩猩》,和查尔斯C.曼恩的畅销书《1491:前哥伦布美洲启示录》等,深受青少年读者欢迎。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在分离数亿年后首次相遇,伴随着之后的物种大交换、贸易、殖民和人口的大迁移,全球政治、经济、生态和资源等方面的交融,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本书记述了1493年至今人类全球化进程中富有代表性的历史性事件,如不起眼的马铃薯是如何养活整个欧洲的穷人,然后造成数百万人的死亡呢?橡胶生产如何变得产业化?疟疾、奴隶制和美国革命的成功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传说中的波托西金银山对中国明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西班牙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淡淡而过。烟草 白银 甘薯 疾病 土豆 橡胶 物种大交换对世界的改变。 环境史和大西洋研究 类似的书籍哥伦布大交换,生态扩张主义,枪炮病菌和钢铁还有人类简史,麦克尼尔全球史。 旧大陆人类对美洲的入侵,居然导致美洲森林覆盖率提高,从而导致全球进入小冰期,还蛮意外的...
评分我们坐在空调房里,啜饮巴西咖啡。但事实上,咖啡的原产地在非洲,后来才成了中美洲农产品。中美洲驯化的玉米和亚马逊流域驯化的木薯则投桃报李,成了非洲热带地区的主粮。如果美洲没有输出辣椒,川菜就不会那么重口味;如果没有番茄,西红柿蛋汤就不会成为我们的国民菜。...
评分 评分科学家们将哥伦布看成是无意间开启了全球范围内爆炸性生物交换的人。在他建立了东西两半球的联系之后,数以千种的动植物物种在大陆之间往来不绝。这是恐龙灭绝以来生命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历史学家称其为“哥伦布大交换”,它就是为什么意大利有番茄、美国有橙子、爱尔兰有马铃...
前后花了近三个月时间读完查尔斯.曼恩的《1493》 ,或许由于视野太过宏大,感觉有时作者没法很好的把控表达的节奏,使自己迷失在其中,但还是值得一读。世界是一张无形的网,其中的很多关联我们是看不到的,但它却是真实的存在着,科学仅是管中窥豹而已,人类应该要有一份敬畏之心。
评分地图画的真好看。
评分历史的进程,有各种各样的参与并且关键的因素,大航海肯定是其中一个,今天的世界开始于此。
评分哥伦布大交换带来的美洲作物是压垮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逻辑不通吧。
评分非常有趣,翻译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