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花

南瓜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蒂·弗里德曼 Matti Friedman,当今最耀眼的犹太裔文学新星。2013年荣膺美国文学协会 Sophie Brody 文学奖;2014年荣膺 Sami Rohr 犹太文学奖;作品已被翻译为超过 10 种语言。《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基督 教科学 箴言报》《出版人周刊》《展望》《环球邮报》《悉尼先驱晨报》《犹太人纪事报》《犹太人标准报》、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Kirkus书评网佳评如潮。个人网站 mattifriedman.com

译者 熊依旆,用心生活的自由译者。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大方
作者:[以] 马蒂·弗里德曼
出品人:中信·大方
页数:289
译者:熊依旆
出版时间:2017-2
价格:45.00 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68987
丛书系列:真实的力量
图书标签:
  • 战争 
  • 以色列 
  • 非虚构文学 
  • 纪实 
  • 中东 
  • 外国文学 
  • 文学 
  • 非虚构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记录一群未走上真正战场,却经历真实死亡的青年士兵们。

“南瓜山”地处以色列与黎巴嫩边境,20世纪90年代,南瓜山被以色列军视为军事安全区,虽然它只有篮球场那么大,却承载了一群以色列年轻士兵的生命。故事开篇以“士兵阿维”的视角,叙述了从 1994年开始发生在南瓜山上的一系列事件:南瓜山事件、猎鹰事件、撞机事件。年轻士兵们一次次“被抛入”荒谬的现实处境,他们找不到战争的意义,更看不清什么是自己。

4年后,本书作者弗里德曼以士兵的身份被派往南瓜山。在那里,他就是阿维---执行相似的军事任务、认识阿维时代的老兵、站在阿维待过的岗哨、面对阿维曾经历过的死亡。战争结束,安全区不复存在,若干年后作者弗里德曼以加拿大游客的身份再次前往黎巴嫩,带着对战争、国家、生命与人性的反思,试图找到理解那场战争的出口,记录那些本应该被记住的青年。

在南瓜山上发生的那些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今日中东动荡不安的真正源头,与此同时,抛开家国天下的宏大主题,弗里德曼帮助读者和南瓜山上的士兵们一起,正视生存的荒诞以及生命的脆弱。

——————————

【媒体推荐】

《南瓜花》以非虚构写作形式,书写着战争对人类的改变,在作者坦率、易懂的叙述中,同时裹藏着无可争辩的文学性。

——亚马逊编辑团队,2016年度十佳图书

《南瓜花》是一部真正的杰作,是战争史、个人回忆录与政论的交织。但这本书首先讲的是一群年轻人的故事,他们守卫着一处篮球场大小的阵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中的幸存者也被战争深刻改变。作者本人就是一名退伍老兵,他以炫目的文学才华创作了这本书精彩无比、令人不忍释卷的书。《南瓜花》包含的内容是如此丰富,不同的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教益。这是一本现象级的书,极其感人!

——《华尔街日报》

关于战争的叙事,只有少数几本能够在被读者读完放回书架之后,长久地抓住和折磨读者的良知。《南瓜花》应该是它们中的一本。《南瓜花》既让人灼痛,又令人保持清醒。以一名卓越战地记者的文学才华,弗里德曼用寥寥数笔就抓住了我们的情绪与忧思,反复拷问我们关于高贵、荒诞与悲剧的认识。

——《犹太人标准报》,主流犹太媒体

《南瓜花》是我读到的最具原创力、最打动人的非虚构作品。弗里德曼的这部作品既有史诗般的壮丽,讲述的口吻又好似在你耳边絮语。作者发自肺腑的声音将反战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所谓的“战争之悲悯”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难以忘怀的强烈震撼。

——《悉尼先驱晨报》,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报纸

——————————

【编辑推荐】

★本书特色

——描绘战争之残酷与荒谬的优美的文本。作者具有炫目的文学才华。无论士兵置身怎样严酷的处境,故事总是丰沛动人,生气盎然,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

——描绘青涩时代的成长之书。书中登场的年轻才刚刚走出中学校门,正处于涉世未深的年纪。成长的迷惘,体制与权威的不可信任,政府官方决策的盲目,都可以从这本书里读到。

——理解今日中东动荡局势的必读之书。书中讲述的这场小规模战争,是今日中东动荡局势乃至21世纪全球冲突的序幕。

——真实再现战时情感与阿以敌对关系的非虚构经典。借作者之笔,读者可以走近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了解分处敌对阵营的阿以人民的真实想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对我们这种习惯了和平年代的人来说,“战争”总显得像是某种与日常生活极为不同的遥远存在,乃至根本就是对立面。不过,对于那些长年身处纷争不断的环境中的人们来说,其意味想必颇为不同:在那里,战争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生活本身就是战争的延续,两者交织在一起,看...  

评分

以往关于以色列的阅读,大多是以其历史或重大事件为内容,难得从一个犹太人的视角,以他人与自身的经历为切入点,从而更能摸到这个国度的脉搏。占领与危胁于以色列而言,是硬币的两面,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以色列。现实的生活状态,将占领和威胁无形中已经内在化了。尤其是本书...  

评分

对于战争,当权者关注的是战略和胜负,身处其中的人民关心的是个人命运的走向,局外人关注的是开战的原因、进程、影响等,但具体参与战争的士兵,却往往作为数字中的一员而被忽视。他们被灌输以意识形态,派往需要他们的地方,或驻守、或冲锋。但他们的内心,到底如何看待这场...  

评分

讲述了关于南瓜山的一段往事。南瓜山是色列设在黎巴嫩南部的一处军事哨所,与其他几处哨所一起,保护以色列北部城镇免受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的袭击。『花』是以色列驻军对于士兵负伤的代称。这是书名《南瓜花》的由来。 这些哨所自然成为以色列侵略行为的标志,引来真主党游击队...  

评分

《南瓜花》,一场新型的中东战争 Jennifer Senior 1990年代,马丁·弗里德曼和他的以色列士兵战友曾参与一场至今没有正式命名的连续冲突。这些战斗间歇出现在历史的夹缝,连结着以色列1982年第一次黎巴嫩战争与2006年的第二次战争。 这些小型冲突同战争一样真实而残酷。当时...  

用户评价

评分

写的是战争,但不同于关于一战二战那一类纪实文学,没有那种大场面的战争描写,本书侧重于从普通士兵的视角来叙述围绕“南瓜山”这一哨站发生的种种改变士兵命运的事件,类似于回忆录,且作者也是“士兵”的一员,这样让书中内容更显得真实。作者算是幸运的,可他的一些战友,再也没机会回到以色列了。

评分

战火稍歇之余读爱伦坡《乌鸦》和纳坦·奥尔特曼的诗歌,“我不会停止张望,也不会停止呼吸,死后我仍要继续前行。”在炮弹金属外壳的生冷铁锈余味里,镶嵌着异乎平静的寻常生活轨迹,隆隆作响的外部世界像一出失常失真的荒诞戏剧,年轻的他们也曾在那许多个寂静寒冷、迷雾重重的夜里,久久伫立,彷徨而恐惧,他们“在这世上的生死,将由炮弹飞行的抛物线轨迹决定”;终章的回归寻觅遗迹甚是感人,恐惧已卸,而逝去的灵魂却只能遥遥飞舞,而日光之下的鲜血淋漓并不会休。

评分

2017年已读065: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士兵的故事”,但作者笔下的战争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枪林弹雨炮火纷飞,并不是两军对垒决一生死,甚至连胜利与失败的界限都是模糊的,而这些士兵们的军旅生涯也多是平淡乏味的,洗碗、擦枪、轮班站岗、躲避炮轰、在焦虑中疲惫不堪地睡去,等待另一天的“伴着黎明就绪”,只有不期而至的死亡、骤然凋零的生命才凸显了战争残酷的本质。作者说自己的书写是要还原已渐渐被抛诸脑后的真相,战争的荒谬与无意义映射了个体牺牲的无意义,南瓜山虽已一去不返,然而它却昭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冲突仍将继续,和平不会到来,无意义的战争还将带来更多的伤痛。

评分

#清和读书318#这本书里描写的事件和场景离我们异常遥远,却让人有共鸣。都是一样的,无论在哪,成长的道路都是如此地相似。生活,处处是战场。年轻的士兵们应征而战,最重要的不是学会了开枪射击或者负重前行,而是是“伴着黎明就绪”。他们逐渐了解,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不再把事情分得一清二楚。他们在残酷的环境中学会了服从与妥协的同时,也在不断蜕变,成为坚强、勇敢、有担当的士兵。

评分

南瓜代表了一种魔法,这座山丘从一座荒山,变为激烈情绪与戏剧性事件的发生地,接着突然之间,又再次变回了完全无足轻重的角色。这种裂变……关于梦想与死亡的裂变。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士兵不再是人,成了工具。20170329。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