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斐德与史景迁、孔飞力并称美国“汉学三杰”,本书是他关于中国近代的重要代表作,被多所美国大学用作中国近代史教材,价值极高,堪称海外汉学经典作品。
2.,本书跳出了大部分近代通史使用的编年形式,先从社会结构开始讲。脉络清晰,详细剖析了中华帝国如何一步步实现建立秩序,走向强盛,陷入困境,再次建立秩序的过程。
3.魏斐德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超越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一反应”研究模式。
其最重要的着眼点在解释: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内部真的没有出现自发的转变吗?1839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真的是停滞不前的吗?从这两个问题出发,找到帝国主义狂潮到来之前,中国出现社会变迁的内在根源。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Jr. 1937—2006)美国著名中国研究专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美国“汉学三杰”之一。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哈斯基金教授,美国历史家协会会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院院长、美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除已发表的百余篇学术论文外,其著作还包括《洪业:清朝开国史》《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等。
作者通过前三章的论述,即“农民”、“绅士”、“商人”奠定了理解中国社会的切入口,在作者看来,一般编年史家会注意到社会、经济条件,但这仅仅是更富历史戏剧性的王朝政治背景之一,更重要的是往往不会被注意到的社会阶层的长期变化,也就是从社会结构深层的阶层区隔来...
评分 评分印象中这本书买来蛮久了,看得也蛮久。对于偏学术类的作品,我总是挤不出什么话来,毕竟匆匆看完后,不但脑子里没记下什么,心里也没留下些什么。回顾大清帝国三百年历史,从明末的入关逐鹿,削发留辫开始,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评分大部分人给四星,我看完了倒是觉得魏先生的几本书里这本应该给五星。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背景的历史爱好者,这本书是魏先生写的少见的相对是通史形态的、灌注了他的方法、世界观的一本书。是那种我会推荐给我的孩子看的书。
评分费正清奠基的美国汉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实用主义:理解共产中国就须理解明清以来的发展脉络,或曰前近代、早期现代化。故汉学三杰皆有作,Wakeman写了精彩的此书,Spence写追寻现代中国,Kuhn写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与Elliot聊,说在写帝制与现代的关联。我们对美国的研究呢?
评分林则徐、李鸿章、慈禧、孙中山这些人,在我们熟悉的历史中往往只强调了一面。在这本外国人写的中国近代史里面,可以看到不同的视角。
评分作为教材,极佳,我天朝的过去一目了然。 发现一个错误,邹容是四川人,不是湖南人。
评分林则徐、李鸿章、慈禧、孙中山这些人,在我们熟悉的历史中往往只强调了一面。在这本外国人写的中国近代史里面,可以看到不同的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