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名瀾,又名鶴鳴,字畹華、浣華,彆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祖籍江蘇泰州,1894年生於北京一個京劇世傢。八歲學戲,十歲登颱,在五十餘年的舞颱生活中,將諸多藝術領域的創作思想融於京劇藝術舞颱錶演之中,在音樂、唱腔、颱詞、舞蹈、舞美、服飾、化妝乃至理論教學方麵都留下瞭寶貴的藝術資料和實踐積纍,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抗戰中蓄須明誌,錶現瞭藝術傢崇高的民族氣節。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京劇院院長、中國戲麯研究院院長。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著有《舞颱生活四十年》等;代錶劇目有《霸王彆姬》《貴妃醉酒》《天女散花》《穆桂英掛帥》等。
全書共分三集,以談話的形式,將梅傢舊事、學藝經過及登颱演齣、創作等情況娓娓道來,讀來有與之圍爐夜話、對坐閑談之感。時間上來說,前兩集集中在梅蘭芳早年學藝、嶄露頭角,及1913~1917年間藝術創造實踐的曆程,對創作時裝戲《孽海波瀾》《鄧霞姑》《一縷麻》等的嘗試有較詳細的記載;第三集則記述瞭他從1917~1923年間演齣《奇雙會》,編演《天女散花》《童女斬蛇》《霸王彆姬》等戲的情況,以及同餘叔岩閤作時期、楊小樓閤作時期、承華社時期的藝術活動。本書還述及梅蘭芳對唱腔和錶演的創造、伴奏樂器的增加和舞颱裝置的改革,以及觀摩前輩或同輩名演員錶演的心得等。
書前有著名作傢章詒和撰寫小序,並邀請北京戲麯評論學會會長、日本東京大學教授、著名旅日學者靳飛先生撰寫導讀,揭示《舞颱生活四十年》成書前後秘聞舊事,講述馮耿光、吳震修、齊如山等“梅黨”領袖的復雜關係,並從曆史變革和京劇藝術兩個角度分析瞭《舞颱生活四十年》的文化價值。
本書還收入瞭梅蘭芳1956年訪日演齣的隨筆《東遊記》,並編寫瞭梅蘭芳“生平簡易年錶”和“傳記資料知見錄”,作為附錄。另,配有高清精修照片60餘副,作為插圖。
之前不了解戏剧理论的三大体系,也不了解梅兰芳,连《梅兰芳》这部电影都没看过(可惜的是,后来看再看却也没有带来太多触动了)因为一门选修课的原因接触到梅先生,也进而对梅派艺术,甚至是整个戏曲表演。在此过程中阅读了这本书,虽然略显仓促,但也有许多收获。 这是我读...
評分梅兰芳是身为我国广大群众热爱的、并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的表演艺术大师,被视为中国一个时代戏剧艺术的杰出代表,为中国京剧艺术留下了空前绝后的巨大精神财富,代表了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最高峰。 《舞台生活四十年》是梅兰芳个人艺术生涯的回忆录,也是一部有明确和系统戏曲发...
評分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逝世时,郭沫若曾为之赋诗一首,此诗亦用在了1962年拍摄的纪念梅兰芳逝世一周年的电影传记片《梅兰芳》中作为片尾曲。其诗云:“漫夸疏影爱横斜,铁骨凌寒笑腐鸦。沥血唤回春满地,天南海北吐芳华。仙姿香韵领群芳,燕翦莺簧共绕梁。敢信神州春永在,拼...
評分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梅兰芳的经历、社会时代变迁和他为京剧发展作出的改革变化,同时也设计了许许多多当代著名的人物。若想了解现代京剧的形成和发展、梅派艺术的形成等,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梅兰芳对京剧的改革是建立在他对文化深刻的认知、主观上不停的学习和辩证的思维之上。梅...
靳飛的導讀很有價值,值得多讀幾遍
评分梅蘭芳從被判定為“祖師爺不賞飯”到成為中國戲麯界第一人。除瞭傢世、纔能和勤奮,善於把握時代變化和京劇觀眾心理,用“移步不換形”的方式全麵革新京劇,是製勝的關鍵。 梅派最大的特點,是全麵的均衡和規範。這來自梅蘭芳對於京劇的認知。他認為,舞颱藝術要平衡發展,“善用其長,不可過火”。他的標準是:走到舞颱上,就要變成一件藝術品。 梅蘭芳能夠自己成全自己。無論在民族大義、金錢利益,還是人情世故中的小節,他都善於平衡和取捨。這使一批原本看不起京劇演員的社會名人對他颳目相看,鼎力相助。
评分好
评分#耳聞
评分梅蘭芳從被判定為“祖師爺不賞飯”到成為中國戲麯界第一人。除瞭傢世、纔能和勤奮,善於把握時代變化和京劇觀眾心理,用“移步不換形”的方式全麵革新京劇,是製勝的關鍵。 梅派最大的特點,是全麵的均衡和規範。這來自梅蘭芳對於京劇的認知。他認為,舞颱藝術要平衡發展,“善用其長,不可過火”。他的標準是:走到舞颱上,就要變成一件藝術品。 梅蘭芳能夠自己成全自己。無論在民族大義、金錢利益,還是人情世故中的小節,他都善於平衡和取捨。這使一批原本看不起京劇演員的社會名人對他颳目相看,鼎力相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