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特纳克侯爵和他的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生动地描写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生死搏斗场面。
功课繁重在加上本人比较懒,一本小小的《九三年》看了一个半月。不过这不是书评,现在总觉得书只看一遍是写不出评价的,信息量太大了,只看一遍留下的是模糊又主观的印象。你看,除了郭万以外其他人的名字我虽然认得却都说不上来。(额,我知道这是我个人的问题⋯⋯) 于...
评分 评分 评分又到了7月14日,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1789年的今天,欧洲历史以狂暴的面目出现: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爆发。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随后,整个法国仿佛坐上了过山翻滚车,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拿破仑在一个个政权的更迭中相继粉墨登场,...
评分一个真实的风暴年代。雨果的乌托邦的幻想。雨果的笔触时而细腻温婉,时而暴风骤雨。朗特纳克的每次演讲都那么动人。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所以执意救三个孩子并不奇怪。郭文是雨果塑造的理想人物,甚至有些拔高了,但最后的结局还是震撼的。
评分190114-190117。
评分雨果的写法固然带有那个时代的强烈印记,但行文张弛有度,忽而浓墨重彩,洋洋洒洒,忽而词斟句酌,惜字如金。书里我最喜欢的部分的是一处闲笔,即孩子撕书那段,看似可有可无,实则小中见大。孩子撕书内含的人性与兽性的交织,正是新生秩序推翻旧有秩序(革命)这一复杂流程中天真、进步、盲目、无知、暴力、残忍等各元素间的相互拉锯。赤子至纯,然而赤子亦有罪,亦当赎罪,赎罪的钥匙便是良心。
评分法国人不适合写历史小说,然而雨果是个例外:他的天真浪漫中富有深沉悲悯的思考,异想天开中又有赤裸裸的残酷。
评分法国人不适合写历史小说,然而雨果是个例外:他的天真浪漫中富有深沉悲悯的思考,异想天开中又有赤裸裸的残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