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张新颖教授专为广大年轻读者撰写的读书之作。书中包含了上篇、下篇及外篇三个部分。上篇由24篇独立的文章组成,主要是作者当时在报刊上连载的关于如何阅读“经典”的文章。在这24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清新隽永的笔触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与书和作家有关的故事,由此传 达出读书的益处与方法。下篇为作者的演讲集,外篇是两篇独立的文章,其内容主题均在传达读书作为一项精神活动,在今天我们如何可能又该如何进行。
张新颖,一九六七年生于山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作品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九讲》、《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
当代文学批评集《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无能文学的力量》、《置身其中》等;
随笔集《迷恋记》、《此生》、《有情》、《风吹小集》等。
曾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多种奖项。
围绕读书二字的方方面面的体悟、神思、感怀甚至技巧。文字轻柔典雅有学院风,观点基本都属于那种怎么看也不会错的,或许新意略少、掉书袋掉得也欠一点顽皮的趣味,但自有读书人独有的深情与雍容在,也就自有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读下来不由你不接受和赞同。 比如,...
评分文/吴情 喜欢读书,不自觉也喜欢读谈读书之书、谈藏书之书。谈读书之书,市面上并不少见,比如在美国畅销一时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等,大批评家同时也是大书虫的哈罗德·布鲁姆,也曾就读书写过一本《如何读,为什么读》,深得...
评分读书这么开心的事《读书这么好的事》 完全是冲着书名买的这本书,读书这么好的事,为什么还要反复去宣传呢?其实能够知道读书的好的人,只有读书人而已,而现在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了,少到成了要保护的濒危动物。 和八十年代的读书热比起来,现在在网络和电视的冲击下,读书的人...
评分今年春天,参加一个活动,一位中学教师向我提问: “出版《读书这么好的事》的时候你三十七岁,今年你已经五十了,你还觉得读书是这么好的事吗?” 她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一是我没有意识到书最初出版时候我的岁数,二是我大概有意识要忘记我现在的岁数。经她这么当头一问,我不...
评分本书的“新版后记”里,作者张新颖说起这本小书十年来的辗转生长,像个孩子兜兜转转,交朋友,开眼界,最后还是回到了最亲的地方:作者长期学习和任教的母校复旦大学的出版社。 “书里书外,这么好的事。”我们或许还能从作者的感慨中读出这样一层意思:一本书的好,不仅在于它...
读完后真的消除了我近半年的焦虑,第一部分尽管主要是摘录其他作家关于读书的文字,于我正是有意义的,这些大作家都曾经面对我现在的焦虑和疑问,虽然早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有了这些崇高的指引会走的更有信心,要读经典,要重读,要精读,要心虚,不要随便诟病作者,要先在书中发现好的美的东西
评分每个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一部《读书这么好的事》,做属于自己的诠释。
评分浅显易懂,把读书这件事说的很清楚:为什么读,怎么读,读什么……是一本非常适合青少年读的书。成年人,可以不读了。因为我们是一帮道理懂了,却也不照做的人。那就乐意怎么读就怎么读吧。
评分今年的第一百书,真幸运是本爱不释手的重读之书,想念“一颗痣”叔叔的课堂。
评分一家之言,可以用来启蒙小朋友读书,读书方法习惯各人不同,不必较真。读书的美好不言而喻,书里的图书馆照片看着都很心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