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落
70后,1997年开始散文及小说写作,2004年开始专栏写作,在多家媒体开有电影、音乐、娱乐、文化评论专栏。著有《为了报仇看电影》《我们的她们》《窃美记》《怒河春醒》等。《南方都市报》举办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看电影》及《香港电影》杂志举办的“华语优质电影大奖”评委,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GQ》中文版2012年“年度人物之专栏作家”。
“松落”是笔名,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
新浪微博:@韩松落
微信公众号:韩松落见好(hansongluo85)
生活是一个取之不竭的影库,而且永远比戏剧精彩。比惊悚的更惊悚,比传奇的更传奇,比煽情的更煽情,比励志的更励志。
没有你看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而韩松落的这本书就像是一套人性化的“电影分级”提示,时刻帮助现实中的每一个其实并不那么“内心强大”的我们,去尽力规避那些负能量和意外惊吓,而尽可能地接近和吸收生命中的一切美好、希望和善意。
所以,不一定要内心强大,但一定得内心阳光。
《动什么,别动感情》里的贺佳音说过一句话:我们这代人也就从流行歌曲里学点儿人生道理了。听过后,我莞尔一笑,深觉有理。我们这一代人所遇到的大部分教育者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将原本很有道理、很有建设性,对我们的人生很有益处的道理,或写入课本、或宣于口头之后,变得...
评分里的电影 。 灰姑娘 The Slipper and the Rose (1976)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8432/ 漂亮女人 Pretty Woman (1990)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3825/ 下一站…天后 下一站,天后 (2003)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9649/ 艾琳娜的手掌 /...
评分文/王元涛 我一贯坚持,看碟评电影,作不得数。最典型的,要算《泰坦尼克号》。在电脑或电视上看,那号就是一坨小型玩具,在以盆计量的水面上激荡微澜,完全无从体会那种碰撞倾覆在大银幕上产生的压迫感与震撼感。而缺了这种震撼,你就容易陷入对故事情节的无限挑剔之中。可是...
评分虽然大多都是我没看过也不打算看的电影,可是我却一直静静地把书看下去了。 大抵是因了,作者的评论,隐隐透着他的人生阅历,读来有些真切的喟叹,和那种中年人特有的人生观——沧桑,稳重,谈不上睿智,却有着很贴切于现世的深刻洞见。深入浅出的,一字字影评。 为了报仇看电...
评分我第一次知道韩松落,是在网上读他的“黑童话”。他写一个小姑娘生活在偏僻小镇,与后母同住。小姑娘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后母像所有恶毒的后母一样,污言秽语,百般阻挠。她说,如果小姑娘把煤块洗白,她就可以去镇上的火车站了。小姑娘无望地洗煤,遇见了一个提着手...
翻到最后才发现这本书的出版年月是2017年,但我印象里这个书名早在我未毕业时就有所耳闻。这让我有有一种时空上的错乱感。这就跟电影一样,有时候觉得面世不久的电影,查阅时却发现是上个世纪的——现在都2020年了,一数竟过去20年有余。电影是一种特别神奇的记录方式,有些电影像酒,越陈越香;有些电影则是垃圾,时不时要被影评人翻出来鞭尸一番。这大概就是影评存在的意义,可以帮我们细细品味,也能让我们看穿把戏,甚至扮演《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小男孩的角色,指出真实。而影评不该是用篇幅去复述内容,而是见微知著,勾起我们去观影的热情。韩松落做到了,这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直到查阅,才发现这本不过是再版,初版是在2010年。
评分有几篇感觉很犀利……感觉三观挺正
评分如果你偶尔想看看书 要不太俗套但也不晦涩沉闷 我首推蔡崇达与韩松落
评分很贴近生活,俗称“接地气”的影评随笔,我很喜欢,简单的道理用简单的文字和具象的类比就可以阐述的非常清楚,读起来没有精神负担。 既能侃侃而谈50年代的明星们,也能聊80年代的香港电影,21世纪的新电影同样如数家珍,韩松落给我一种年龄模糊的感觉。 最喜欢的几篇,《自救之道》,《时尚女魔头的权力秘诀》,《王彩玲们的命运》《把老板娘嫁给老板》《我们的尤利西斯》,《人海孤鸿》,《你竟惋惜一篮樱桃》,《下一个孩子只好裸奔》《成为神话》《离外星人更近的人》《越禁欲越浪漫》 没有伟大的人,只有伟大的动机。 别人年华里的华美记忆,却已经和我们无涉,我们的记忆已经封门闭户,不准备接纳新的房客。
评分3.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