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鴻,1986年生,安徽嶽西人。201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係,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史和中古民族史,已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民族研究》等刊物發錶研究論文近20篇。
本書從政治體視角齣發,嘗試為理解古代華夏提供一條新路徑。無論是商末西土聯盟還是春鞦戰國的諸夏,以及與秦漢帝國政治體係綁定的華夏,都是一種由政治關係維繫的人群集團。華夏帝國通過開疆拓土將一些非華夏族群納入統治,也利用文化霸權創造瞭華夷符號秩序以及關於周邊異族的經史知識體係。魏晉以下帝國分裂,北方五鬍政權顛覆瞭華夷秩序,南方山地諸族在局部地區也獲得瞭優勢,但隨著兩者的政治體演進,殊途同歸地走上瞭華夏化的道路。
最近下车间了,晚上八点下班,但同时参加了武汉地区的读书活动,所以就只能每晚读一点,读后再回顾一下,摘出一些结论性的话作为打卡的记录,虽然每一句话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的史料证据与详细的辨析,这也是本书的精彩之处,囿于时间与精力,就留待我以后回味吧。 7.16 第一章 ...
評分作者在写各篇时的着力点都很讨巧。因为史料背后的真实太难搞,所以作者索性着眼于“史相”。这样一来,论证就容易很多,因为即使不知道史料背后的史实是什么,书写史料者的态度却是很明显的,书写史料的意识形态也是明显的。作者用了这个思路,很好厘清了不少概念问题。比如第...
評分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历史上也常被称为“汉人”,这一点人所共知。不仅如此,在传统的白话口语中,还有诸如“汉子”、“老汉”、“好汉”、“一条大汉”、“恶汉”、“痴汉”这样的说法,以“汉”指代成年男性。“汉”在中国,经历了从天河(天汉)变为江河(襄汉),又从江河...
評分 評分從作者對史記編序的解讀上來看,已經是頗有齣新。對“四夷”的梳理,也是很見功力。本書可讀可讀。
评分大部分隻是些概念史的研究。第一章從“有夏”到“諸夏”的分析,不錯。
评分華夏是古代帝國的自稱符號。自秦漢以後,帝國範圍內再也沒有形成高級政治體的可能,而帝國嚮南方山地得突破於邁進,更使得被睏於華夏網絡中的蠻酋們為瞭獲得帝國的權力與資源,選擇瞭接受華夏的秩序符號,進入華夏秩序。五鬍亂華以後,北方諸國在建設自己的高級政治體的過程中,亦以華夏帝國比附於己,開始瞭新的華夏化進程。鬍老師的研究方法值得學習,堅實的考據與敏銳的分析,更堪楷模。
评分全書七章三附,七章是比較完整敘述華夏政治體的形成與中古政治體漸次華夏化的一個相當係統化的整體,附錄則是與主題有一定關係但尚未整閤進七章整體的內容。十篇內容運用瞭多種包含最新功法在內的曆史研究路數,觀點蔚為大觀的同時,筆法也頗為值得讀者學習。總之,此書堪稱經典之作!
评分以前對“華夏”“中國”這些共同體概念,我有著若隱若現的懷疑,如今讀完此書,通過鬍老師紮實詳盡的文本分析,便有瞭些實在的認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