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史十六講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財政 曆史 財政史 經濟 政治經濟學 中國 中國曆史 劉守剛
發表於2025-02-16
中國財政史十六講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不錯,財稅,是理解國傢,zf的關鍵。這本書是個很好的入門。讀中國曆史沒有很好的財稅基礎,就跟讀軍事史沒有很好的地理知識一樣,純粹讀故事瞭。
評分不喜
評分好看。配閤《中央帝國的財政密碼》,基本可以重構對古王朝的印象。
評分財政是國傢興亡的重要因素,“偌大國傢,傢不好當”,確實如此。藏富於民還是國進民退,司馬光和王安石就已經針鋒相對過瞭,今人不一定比古人聰明或認識深刻。現今中美貿易戰,我方不是一句簡單的“降稅”就可以解決問題,那也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清談。從來財政亦是國際競爭的無形戰場。
評分絕對沒這麼高分,太枯燥瞭,讀起來乏味。看瞭很多頁也沒說明“兩稅法”的內涵是什麼
劉守剛,男,1971年生,江蘇建湖人。2000年、2004年分彆從上海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華東政法學院法律史專業畢業,分獲經濟學博士學位與法學博士學位,2007年從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後流動站齣站。2001年起至今,任教於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方嚮為財政史、財政思想史與財政政治學。已齣版《中國公共生産探源與政策SHOU*選擇》《西方立憲主義的曆史基礎》《國傢成長的財政邏輯》《傢財帝國及其現代轉型》等專著,以及研究生教材《財政經典文獻九講》,並在《管理世界》《財經研究》等雜誌發錶多篇論文。
民族富強之路的財政邏輯 劉守剛
今天的中國是曆史上中國的延續,那麼曆史上王朝興衰背後的財政原因是什麼?十八屆三中全會說財政是國傢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那麼兩韆年帝國國傢治理的智慧與教訓有哪些?
《中國財政史十六講》一書,不以傳統的史料堆積為主要內容,也不以簡單的時空框架為安排形式,而緻力於運用財政政治學理論來重新闡釋自商周直至當代的財政史料,從而以財政的視角揭示中華國傢的發展規律,通過將財政思想演變與財政製度實踐有機地交融在一起,揭示韆百年來中國人用財政工具治理國傢的秘密以及嚮現代轉型的艱難路徑。
上财教授刘守刚的《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基于财政政治学的历史重撰》是18年买的,但上周末方开始看,原本正经八百的教科书上方印有的“2018罗辑思维年度硬书”12个宋体字,颇有些让我脸红,虽然我不看罗及其旗下的任何东西,但大约也是他推荐了这本教材才红到我的视线来的。依稀记...
評分“财政史是民族整体历史中最为基本的部分, 财政史使人们能洞悉社会存在和社会变化的规律, 洞悉国家命运发展的推进力量。 …… 从国家财政历史入手的研究方法,在用于研究社会发展的转折点时,效果尤为显著。 在社会转折时期,现存的形式相继陨灭,转变为新的形式。 社会的每...
評分非常有意思的视角,从财政史看中国历史。 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在近代以前,始终在税人和税地之间选择,而帝国时期历朝历代的改革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只的常规路径中进行。如汉武帝主要集中于改革暴利性资源商品的管理方式;唐两税法改革,主要集中于落实“履亩而税”;宋代中期主...
評分非常有意思的视角,从财政史看中国历史。 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在近代以前,始终在税人和税地之间选择,而帝国时期历朝历代的改革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只的常规路径中进行。如汉武帝主要集中于改革暴利性资源商品的管理方式;唐两税法改革,主要集中于落实“履亩而税”;宋代中期主...
評分非常有意思的视角,从财政史看中国历史。 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在近代以前,始终在税人和税地之间选择,而帝国时期历朝历代的改革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只的常规路径中进行。如汉武帝主要集中于改革暴利性资源商品的管理方式;唐两税法改革,主要集中于落实“履亩而税”;宋代中期主...
中國財政史十六講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