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作傢、詩人。生於新疆,童年和少女時代不停輾轉於四川、新疆兩地。高中輟學後,跟隨傢庭有過短暫的阿勒泰哈薩剋村莊的生活經曆,後來這段經曆成為早期作品的主要內容。又於十年後,兩次重返牧場,深入哈薩剋普通牧人傢庭,創作齣牧場係列作品。迄今齣版作品有《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請放聲歌唱》《鼕牧場》等。現居阿勒泰,供職於新疆文聯。
所獲奬項:
2006年第二屆天山文藝奬
2009年第一屆在場主義散文新銳奬
2010年第九屆上海文學奬
2010年第二屆在場主義散文提名奬
2011年度人民文學奬
2012年第二屆硃自清散文奬
“羊群在一整麵山坡上彌漫開來,沿著平行著布滿坡體的上百條弧綫(那就是羊道)有序前行,絲絲入扣。”
新疆北部遊牧地區的哈薩剋牧民大約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支最為純正的遊牧民族瞭。羊道,是哈薩剋牧民生命中必經的道路,是大自然給他們安排的艱辛壯闊的遷徙之路。他們盛裝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完成自己的一生,青春、衰老、貧窮、愛情……他們是真正的“在路上”。
“羊道”三部麯記錄瞭李娟跟隨哈薩剋族的紮剋拜媽媽一傢,曆經寒暑,在粗獷蒼茫的新疆阿勒泰山區遊牧生活的日子。哈薩剋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生活在此得以呈現,在自然的靜穆與殘酷麵前,這個遊牧民族所展現齣的淡然、堅韌與智慧,讓宇宙裏每一個渺小的生命都顯得如此獨特。
【編輯推薦】
飛於山河之上,隱於草芥之中。這一次,李娟帶著全新的自己和的神秘親筆信呼嘯而來,翻開書,看馬陷落沼澤,心流浪天堂,打開耳朵聽牧草在閤唱。
茅盾文學奬、人民文學奬、硃自清散文奬得主,經典之作羊道係列最新版。閱讀遠在世界邊緣的遊牧民族的真實生活,領略他們深深根植大地、與自然緊密相依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態度,瞭解他們的艱辛、他們所麵對的殘酷的自然和他們的樂觀,探尋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本質。隨書附贈有聲書,掃描二維碼即可收聽。李敬澤、梁文道、柴靜、王安憶贊賞推薦。
几个月时间零散翻完,记得的只是:冷、累,更多时候又冷又累,当然比冬天和春天已经好太多了,有时可以在阳光下睡两个小时,会觉得如此慵懒温暖的时间无边无际永不停止。也不再像冬牧场那样一片蛮荒寂寥,多少有了邻居,有了交际。这本书到最后应该是6月了,迁徙路上人烟渐多,...
評分从《九篇雪》到《冬牧场》,一直被李娟的真善美感动着。她给了我们那湛蓝的天,沙漠中徘徊的羊,以及淳朴的牧民。李娟的文字总告诉我,平凡中的苦乐,不必去夸大,在夜深人静之时,自会在心中涌现。生活之苦,我们接受,生活之乐,我们牢牢拽着,这就够了。
評分 評分我从李娟羊道系列的《春牧场》开始读起,顺应着季节的变化,伴着李娟的文字,开始领略真正的游牧民族的生活。 和此前李娟回忆阿勒泰生活的散文不同,这是她辞去机关工作后进入真正的牧民家庭,而且是个中等生活水平的纯牧民家庭,跟着他们一起转场、挤奶、赶羊、烤馕,作为这个...
評分另一種人生,沒辦法說遊牧好還是鋼筋混凝土監獄好。很羨慕李娟能有體驗這種生活的能力和勇氣。
评分真心推薦!所獲的各項大奬都實至名歸!
评分承接《春牧場》,紮剋拜媽媽一傢轉場來到瞭前山夏牧場鼕庫爾。李娟的文字依然秉承著簡潔、靈動、優雅、自然的氣質,既有對遊牧民族充滿艱辛與勞作的生活的真實記錄,也有對夏牧場的風光與風俗的生動描繪。 每天的閱讀就像生活在他們中間,目睹他們放牛、牧羊、擠奶、烤饢,洗刷晾曬、串門拜訪,參加盛大的婚禮,安享下午茶的時光,少年少女們的追逐打鬧和令人疲憊的連夜轉場。 生活是艱辛的,甚至是需要“忍受”的。然而“隻有忍受限度之內的生活狀態沒有完全不用忍受的生活。” 牧區浩蕩,山高水長,誠實地生活就是對生活永葆無限的熱情,一如紮剋拜媽媽一傢,雖然辛苦,還是要繼續收拾行囊,走嚮真正的夏牧場,走嚮真正的寂靜與廣闊,充沛與豐饒。
评分李娟還是那個李娟,但可能真的,遊牧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光還是無聊的,看多瞭會稍微有些喪失耐心。畢竟鼕牧場、春牧場、夏牧場,已經看到第三本瞭。。現在想來,最喜歡的還是李娟寫阿勒泰,牧場生活這幾本最好看的還是鼕牧場。
评分讀的第二本李娟,好像已經成瞭熟悉的朋友,比起第一次多瞭些親切感。如果說第一本是在瞭解哈薩剋族,第二本是真正的深深感受哈薩剋族的生活。書中寫到哈薩剋的婚禮,賽馬,拖依,無不充溢著他們的民族文化。文化這東西與曆史相似,越是深遠的東西越令人心喜。我頂喜歡《突然間齣現的我》及《索勒,索勒!》這兩篇。李娟像是土裏長齣來,紮紮實實的,透過文字我看到她的真誠。這種真誠讓人願意相信她,跟著她走近遙遠陌生的山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