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作者抓住几个主要人物,作为线索展开叙述。从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兵员训练到作战战术的运用;从后勤、兵力动员、兵员调动到军费的来源、筹集与分配 ,更涉及交战国可用于战争的经济实力、负责运筹帷幄人员的心态、他们的战争观(从文化层面言)、战术观(从军事角度言)等等。这些面向在过去的鸦片战争研究中或被忽视,或语焉不详,但在本书中却得到充分的展现。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重大,也是中国百年国耻的开端,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本书对当时的人和事的评价,均从事实认定来加以判断,尤其严肃检讨清朝奏折中呈现的天朝心态,直指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该书展现的严谨论证破除过去谬误之学术性,以及避免再蹈历史错误覆辙之强烈爱国情怀,令人读之震撼动容。
茅海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兼职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师从陈旭麓教授。曾任军事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1995)、《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1995)、《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1998)、《戊戌变法史事考》(2005)、《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2009)、《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2011)、《“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戊戌变法的另面》(2014)等。
从第一次看到《天朝的崩溃》,到今天看完,时隔半年有余。 我们从历史书上学到的鸦片战争都是这样的:道光年间,国人本住在桃花源间,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谁知那英国佬,他亏钱不讲理,勾结官商卖鸦片,毁我心志夺我钱。道光爷跟他来翻脸,惨被他一炮就打扁;...
评分 评分天朝的崩溃,自1840年始。也许无数人心痛于老大帝国的毁灭,也有无数人心痛于慈禧这个老妖婆把这个国家弄死了,也许还有无数人yy如果穿越到了那个时代,又会如何如何。 但是,历史不是过家家的游戏,茅海建的这本书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清王朝的衰落,原因有很多很多,其实...
评分鸦片战争已经过去170多年了,这一百多年里发生了无数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更为深远的事件,今天来回顾170年前的历史有多少是当下的人们想要了解的呢?有多少对当代仍有所助益的呢?又有多少是能够在今天仍能产生共鸣和回响的呢?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曾说过这样耳熟能详的话“一...
评分道德的批判最是无情。而批判一旦升至道德的层面,事情的细节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至于细节之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教训更是成了毫无用处的废物。 ——《天朝的崩溃》 道德史观的崩溃 以每天一章的速度,在高度的阅读快感中,我用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一书...
新的史观,神作。
评分高三已读
评分在茅海建眼中,历史学追求的不是义理上的正确,而是事实的真相。他理解的“历史的叙述方式”是从史料基础出发,从史实重建出发,不增不减,不丑化不美化,不从臆测的前提出发,建造出一块块结实有分量的石块。
评分绪论寥寥几笔就为琦善翻案,击破传统的忠奸叙事与衍生而来的革命思维下的爱国卖国主流叙事,点破其中虽承认失败却心有不甘的内核。随后用扎实严谨的分析论证将旧说一一驳斥,修正了以结果划分官员的理论,还原当时情景,用所有大臣由剿入抚,直面惨淡现状的历史事实来证明鸦片战争的失败无可挽救,军械动员、思维模式、朝廷体制、战后反思俱不如人。官员为了官位欺上瞒下,道光为了政权举棋不定,最后还在外交战场节节败退,将利益拱手相让。最后一章指出战争的惨痛教训依旧无法唤醒清朝上下的天朝幻梦。可以看到茅海建作为一个中国人书写这段历史时的拳拳爱国之心,但作为历史学者也客观写出了这段历史的黑色幽默之处。这本书的作用可能还与乌拉圭回合有关,毕竟是新中国的开国。同日本明治维新相比,中国始终由官员主导,民众的力量只是被利用。
评分茅是著名史学家陈旭麓的弟子,这本书是茅对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也是这一领域无数研究作品中的巅峰之作。本书建立在丰富的史料和严格的分析之上,是一部难得的既具有学术水准又通俗易懂的作品。鸦战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茅氏认为鸦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命题,书中对战争的历史过程、重要人物做了详细的评述和分析,同时具有哲理性的思辨。《近代的尺度》是本书姊妹篇,可搭配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