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江南”(增订版)

何处是“江南”(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1997)、《杨念群自选集》(2000)、《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2001)《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2006)《“感觉主义”的谱系:新史学十年的反思之旅》(2012)、《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合编,2003)、《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主编,2004)等,以及随笔集《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2013),《皇帝的影子有多长》(2016),并任《新史学》集刊召集人及《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丛书主编。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杨念群
出品人:
页数:449
译者:
出版时间:2017-8
价格:6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9307
丛书系列:三联文史新论
图书标签:
  • 明清史 
  • 历史 
  • 杨念群 
  • 清史 
  • 文化史 
  • 中国史 
  • 江南 
  • 清朝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江南”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隐喻。满族作为异族能够建立起自身的统治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现了对核心文化区域“江南”的成功改造和治理,清朝对江南的治理策略与其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方略颇为不同,并非传统的“汉化模式”所能完全解释。

本书包含两个主题:一是探研清朝“正统观”建立的复杂背景及其内容;二是考察江南士人在与清朝君主争夺“道统”拥有权的博弈过程中,如何逐渐丧失自身的操守,最终成为建构“大一统”意识形态协从者的悲剧性命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題目很吸引人。翻讀數頁,對作者行文頗不嚴謹,有不少文史硬傷這點有點失望。 P27:常常“賡和于殘山剩水之闲”。 原文必爲“閒”。這可能不是手民之誤,而是作者只知“閒”通“閑”,不知亦通“間”。 P24引用明遺民呂留良、吳之振原文,多次出現“残山胜水”,作者在P25页说...  

评分

成名已久的学者转换学术领域,勇气恐怕不亚于旧时女人改嫁,而对这一转换作评价,想要得体合宜、恰如其分,总是很难,因为一切都不过是新的可能性的崭露而已。杨念群在《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以下简称《何处是“江南”?》)的后记中...  

评分

评分

《何处是江南》是我跨年而读的书。说吓人点,是两年读了这么一本书;说实在点,也不过是四天而已了。我以前所理解的“江南”,原本就是那个没文化的人心中的“江南”:杏花烟雨、小桥流水、才子美女,无数的美景与美女,无数的烟雨与胭脂……读罢此书,才知道“江南”的意蕴是...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由“文质之辨”论帝王与士林思想的趋同,从章实斋的经世观念看常态政治中道统与治统的合一。 “考据学的兴盛恰恰是皇权有意设计的结果,而绝非士人被迫的思想转向”,这是本书的重要结论之一,听起来十分别扭,感觉作者也未能将其阐释清楚。谈遗民心态有点拾人牙慧,谈权力的渗透功底又略不及…我一向喜欢作者的行文风格,可读性很强。

评分

由“文质之辨”论帝王与士林思想的趋同,从章实斋的经世观念看常态政治中道统与治统的合一。 “考据学的兴盛恰恰是皇权有意设计的结果,而绝非士人被迫的思想转向”,这是本书的重要结论之一,听起来十分别扭,感觉作者也未能将其阐释清楚。谈遗民心态有点拾人牙慧,谈权力的渗透功底又略不及…我一向喜欢作者的行文风格,可读性很强。

评分

地方官的查禁嗅觉和侦缉敏感是被乾隆训练出来的

评分

描绘士林精神世界和揣摩皇权意识都不错,再关注两者相互作用就好了,统治如何渗透,士风如何转变,首三章和第七章好。若说文质之辨的思想暗合,以及正统观大一统的构建,其实暗认帝王与士子的对立且着眼帝王对其的规训,显得历史感稍弱。

评分

按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